你还会说家乡话吗?代际传承断裂,方言濒危(5)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这一规定在上海实行长达十余年之久,钱乃荣说,这造成了1985年及以后出生的孩子在小学入学后没有学习和运用上海话的环境,同龄人之间难以用上海话交流。到2000年,钱乃荣在上海大学开设一门《上海方言和民俗文化课》的全校选修课,每次期末考试都有一道写出上海新流行语的题目。最初几年,有学生一张考卷上能写出80多个,比如说2000年初在上海流行的“有腔调”、“粢饭糕(借指又痴又烦又搞,作的女生)”“少女系男生”等。钱乃荣还将这些流行语结集出版成《上海话新流行语2500条》。但到了2004年左右,考卷上只能是钱乃荣举例,学生来解释,让学生自己写则一个都写不出,“这意味着从85后的孩子开始,上海话传承出现了断层”。
根据上海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通过对该市7所学校21个小学班级、24个初中班级中小学生的调查,上海本地学生中只有60%左右能完全听懂和基本会说上海话。在苏州担任幼师的陆英在2008~2009年对2000多名5~13岁苏州儿童开展调查,祖辈、中间辈、小孩辈三代人家庭中能熟练、较自然使用吴语的百分比为:96%、92.8%、65.6%,方言掌握度在小孩辈和中间辈之间大幅下滑。按照联合国濒危语言评估指标,代际传承脱节及断裂是语言濒危的明确信号。
即便没有强制性的干预,人们使用方言的场合也已越来越少。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莉宁是广西南宁人,是一名80后。自小在学校乃至和父母交谈的场合中,她都更倾向于说一口并不算标准、带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只有在社区和小伙伴玩耍时,她才会考虑说和广州话接近,被称为“南宁白话”的当地粤方言。
这样的现象在各地蔓延和延续。泉州师范学院教授陈燕玲等2010~2011年曾对泉州城乡中小学生使用方言情况做过调查,城市学生中使用方言为主的占比仅为24%,而以使用普通话为主占比高达76%;同龄人交谈用方言的城市学生只有9%,两者兼用的只有5%,86%的人只用普通话交际。王莉宁将这视为人群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即往更大的地方去,说更大区域的通用语言。王莉宁说,现在在南宁生活的中产阶级父母,也很少再用家乡话去教自己的下一代,在更大的城市更是如此,这样迭代式的变化意味着方言在下一代传承过程中直接消失。王莉宁说,方言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剧变才是目前方言学家最担心的现象,这意味着连抢救、记录的时间都没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