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大道》,默片时代的一曲挽歌,认识自我才能避免癫狂的人生(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比利1906年出生在奥匈帝国的一座边陲小城,报社记者是他第一份工作,1926年他前往柏林成为了一名剧评人,写过200多个剧本,随后的战乱让犹太人流离失所,1934年比利作为难民奔赴美国,而他在家乡的母亲、外祖母等人却未能逃脱被屠杀的命运,这些经历时刻烙印在比利心中,悬念、恐怖、人性这些主题的深刻剖析都源于那段心酸的真实经历。

《日落大道》,默片时代的一曲挽歌,认识自我才能避免癫狂的人生


在比利的电影中,“沉浸式手法“被广泛运用,表现为超强的氛围营造能力,鲜活的人物对白、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真实可信的剧情走向。从影片第一幕游泳池中的尸体开始,比利采用了倒叙的方式,构思出一个悬疑凶杀案的过程。但在讲述的过程中,却将镜头对准了好莱坞一位三流的编剧乔。观众并不知道乔和死者之间的关系,更无法探究乔与整个故事走向的脉络,于是,故事的悬疑感油然而生。
在正向描述故事时,光线和色彩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大量的柔光镜头用于塑造落魄的乔形象,那些挥洒的自然光线让乔显得英俊高大,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为诺曼构建起一个幽暗、封闭的别墅环境。旁白说“这位夫人有种《远大前程》中老妇人的感觉”,要知道,《远大前程》中的老妇人身上就有着未知的神秘色彩,硕大的别墅只有她和孙女两个人相依为命,形单影只和孤独寂寥展现出了诺曼和老妇人共同的精神实质。

《日落大道》,默片时代的一曲挽歌,认识自我才能避免癫狂的人生


比利不仅精于剧本创作,还对构图和表现方式情有独钟,诺曼喜欢穿黑色服装,脸部精致的妆容也从未鲜艳靓丽,预示着内心的阴暗凄凉,她渴望被关注,却在灰暗的色调中展现出颓废、偏执的性格特征,侧面打光和局部阴影凸显出面容的精致与神情的落寞,乔和诺曼在别墅中始终处于阴影之中,光源只有大厅中的吊灯散发出的微弱光线,印证了故事悲剧的走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