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恐惧恐惧会吞噬灵魂(3)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这个故事的第一个层面是容易解读的,即被解读为电影中常见的反抗世俗偏见的爱情故事。这当然也不算错。第二个层面的解读是对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的批判,这当然也说得通。但就像赛克其他电影一样,这里还有更深的意思,这来自于他对20世纪人类历史重大灾难的见证。
道格拉斯这个名字听起来像美国人,但其实是后来改的。他是德国人,在魏玛共和国的时代就已经是成熟并成名的戏剧导演,也像大多数魏玛共和国的艺术家那样属于左派。不幸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认同并加入了纳粹,而且是个顽固的纳粹分子,他们因此离异,唯一的儿子被判给了前妻,而他的第二任妻子却是个犹太人。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宣传部长戈贝尔一度对他还很看重,但他觉察到那种极度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下隐藏的巨大灾难,而这将不仅仅是德国的灾难。
1936年,他被迫将妻子送出国,后来越演越烈的“浪潮”让他也无法呼吸,终于他找到一个机会脱身,离开了德国。但他和前妻的儿子却在母亲的教育下成为一个纳粹小明星,最终于1944年战死在苏联战场,这也成为他一生之痛。塞克无疑对第三帝国到来之前那段历史有着清醒的认识,这并不容易,要知道就连海德格尔这样的大哲也曾经有过短暂的迷失。
在那种高涨的集体情绪中,人很容易被裹挟,要么沉浸在虚幻的幸福感中,要么恐惧——恐惧来自自己的内部审查机制:别人都这么想,是不是我自己有问题?恐惧是对自己生命意志的责难,让个体生命意志屈从于一种平均的、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怨恨”,“怨恨”需要的是知道自己有一个敌人,即“必须有一个人对我的不走运负责”(比如“犹太-资本家剥夺了你们的工作和上升空间”)。一旦被恐惧捕获,人就会逐渐让度出自己的生命意志,屈从于平庸。
这也是《深锁春光一院愁》最有意思的地方。这部影片中最出彩的段落就是女主角的儿女用一台电视机作为圣诞礼物送给母亲,仿佛这就是最佳情感替代品,是一种恩物,这里无比讽刺、无比精确地道出了这种以爱为名的强横,这就是一种“普通的法西斯”。而电视作为一种消磨人的独立思想、让人彻底成为庸众的大众符号,在这里显然是有特殊用意的。
3
法斯宾德借用一句阿拉伯谚语“恐惧吞噬灵魂”表明了他真的非常理解自己的这位德国前辈大师。不管这句话是否真属于摩洛哥,法斯宾德对它的解释是非常德意志的,而且他扩大了塞克的思想路径。
他把这个爱情故事搬到上世纪70年代的慕尼黑,让故事发生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德国本地保洁阿姨艾米和摩洛哥外来劳工阿里之间。这样这场恋爱就没有了“阶级跨越”的问题,它所展现出来的“微观的法西斯”就更具体,他不是无缘无故这样设定主人公的:艾米的父亲是一个顽固的纳粹分子,她本人也随大流,曾经是纳粹党员,但她嫁给了一个波兰移民,违背了父亲的意志。这说明了她与人情感连接的能力以及她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并没有意识形态的激情。但这也同时说明了纳粹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根植于社会的“底层”。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