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从海岛山地到文化圣地(6)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由于只有一位合法的天子能够行封禅之礼,所以封禅和泰山都与中国的统一相联系,这反映了东周王朝走向衰亡与纲纪混乱、社会动荡时的人心所向。五行学说与封禅说的共同作用,加之对长生不老等的祈求,成就了一代雄主秦始皇的泰山之行。用巫鸿的话,一旦举行了封禅大典,帝王和泰山就不再是原来的皇帝和泰山了:泰山由于被“封”而崇而尊,皇帝则由于行了封禅大礼而延受天命,他对国家的统治是秉承天意的行动。
当然,始皇的泰山之行,也要看到另外两个重要诉求,一是国家安全的需求。这当是源自于人类的心理需要,也应是一国一朝的第一需要。国必定四至,而“四岳”“五岳”则为领土四至的象征物,也体现了地处中央者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是需要时时维护的:长城的修建、四塞之地的追求、重兵的驻守、帝王的不断巡视当是安全需要的必然行动。《尧典》《舜典》所载的尧舜岁巡“四岳”,与其说是泽被四方,不如说是对领地完整安全的再确认。“一家天下,兵不复起”(峄山刻石)、“皇帝之明,临察四方……皇帝之德,存定四极”(琅琊刻石)、“登兹泰山,周览东极”(泰山刻石),从秦始皇东巡的上述纪功刻石看,正反映了此类诉求。二是宣示一统天下。泰山是“东极”的象征,是战国盛行的五行说中化生万物之所在。泰山之所以具备一统的标志性,就是因为其地处东极,对地处西部的帝王而言,一旦东极在手就代表着天下统一。
对登封泰山而言,登临一次而多附加几层内涵,让帝王登山的仪式感更强烈、意义更为博大、皇权更加神圣,也一并展示一下齐鲁大地文化重心的地位,彰显一下能影响帝王的话语权,于各方均为共赢,何乐而不为?而对始皇而言,心底里或许还满足了嬴秦一族“衣锦还乡”之愿。
可以说,上古传统、疆土一统象征与战国时期五行说、封禅说等共同建构了泰山首山地位。有无嬴秦荣归故里的愿力尚无从考证,但能在秦人身上实现泰山封禅,从中至少也可以看出稷下学宫身后的影响力,更见识到儒家一派神道设教的政治手段。至于后世所言始皇与儒家的过节本文不议。刘宗元认为,嬴秦一族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是中华文化大融合的推动者,而泰山就是重要的见证者。与此同时,始皇还给后世开启了谈论泰山的新角度:谈泰山不谈一统,与谈一统不谈泰山一样,都未触及泰山精髓——华夏一统、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的象征。
汉承秦制,在泰山封禅上也是如此。在汉初的变革中独尊儒术,作为儒家“靠山”的泰山,自然而然被推上独尊地位。汉武帝不但封禅泰山,修建明堂,更为惊人的是,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能八次亲至泰山,使得任何山地在有汉一朝均无法超越泰山。汉武帝曾孙汉宣帝更是一锤定音,公元前61年(汉神爵元年),制诏太常,“唯泰山与河岁五祀,江水四,余皆一祷而三祀”,从国家祭祀制度角度根本厘定了泰山五岳之首的位置。传说,颁诏之时“凤凰集于泰山”。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