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杨光海:中国民族志电影先行者(4)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苦聪人》完成后,已有民族学人类学意识的杨光海开始不完全按照提纲拍摄了。
在此后多年的拍摄中,即使提纲上没有写到、合同里没有要求拍摄的,只要杨光海觉得需要抢救,他就拍下来。
1962年-1963年拍摄《鄂伦春族》时,杨光海用四季狩猎讲述了鄂伦春族由家族公社到农村公社的变化,注重了民族学的内容,记录了他们的婚姻、丧葬、服饰、手工艺品等。这是杨光海最满意的片子之一,它被国外专家称为“一部典型的民族志影片”。
“我拍片子既不仰视也不俯视,我是平视的角度。和他们吃住在一起,以族里人的身份来拍摄。”杨光海说。
对这批影片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副教授朱靖江认为,中国这一史无前例的民族志电影摄制活动,“前辈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创作方法体系”;“这批影片在中国人类学历史上第一次为16个少数民族建立了影像档案,奠定了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学科基石”。
杨光海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影片,全部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术机构收藏,并被译制成英文版传播研究。
将参与者的名字编入书中
1989年5月2日,德国弗莱堡的一个人类学电影学术交流活动上,仅有3个人的中国代表团在影展上播放了5部中国影片,引起了外国学者的极大兴趣。“在此之前我们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电影一无所知。”德国弗莱堡市立电影院负责人科贝说。
杨光海是代表团成员之一,他是经由原《环球银幕画刊》副主编、德语翻译冯由礼的推介而来,这是他第一次出国。
杨光海后来在他的文章中写道:“《佤族》剽牛的镜头,与会者表示敬佩,认为拍得真实自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外国学者向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在西方导演眼里,中国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他们发现,“中国是世界上将影视手段最早应用于民族学研究的国家之一。”
1977年,从文化部五七干校回到北京的杨光海,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电影组,他得以重操旧业。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的纪录片已不被关注,民族学尚在复苏之中。杨光海孤独前行,自己买了摄像机,坚持拍片。直至退休,他共拍摄人类学纪录片40余部。
1981年,因杨光海拍摄的影片引起争议,他所在电影组撤销,电影器材、工作样片“胡乱入库”。杨光海痛苦愤懑,“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成了闲人的杨光海,开始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民族纪录片文献资料的整理上。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