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第十一期)(11)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六)贵族地主阶级发生了分化,中、小地主陷于破产。从1835至1851年间拥有不足20个农民的地主庄园减少了9000多个,到19世纪中叶俄罗斯无地产的地主已达数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贵族地主中分化出一批采用资本主义方式改造和经营自己庄园的资产阶级化贵族地主,他们为数不多,但是是农村中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危机的加深和农村阶级的分化以及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1826至1834年间民暴动为145次,1845至1854年间为348次。克里米亚战争以后农民运动更加高涨了,1858年农民暴动86次,1859年90次,1860年108次。农奴制危机使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特别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希望迅速改变农奴制度。代表他们利益的自由派公开揭露政府的种种弊病,批评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谈论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
他们甚至致函政府制订改革方案,各种集会上发表演说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实行改革。
(七)1857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向维尔纳省总督纳齐莫夫发布诏书称允许立陶宛3省成立省贵族委员会,要求依照以下原则调整农民和地主的关系,保留地主全部土地的所有权,地主享有世袭领地治安权,保证妥善地全部地缴纳国税、地方税和货币税。事实上这个诏书就是政府初步的改革纲领,除使农民得到人身自由外没有触动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之后各省根据诏书先后成立省贵族委员会,1858年底欧俄各省除阿尔汉格尔斯克外已普遍建立起贵族委员会。1858年2月亚历山大二世建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来负责领导改革的准备工作,它仍由大贵族地主组成,所以改革的工作没有什么进展。大贵族地主占贵族阶级的10%,却拥有30%的农奴。他们享有高官厚禄和种种特权,是封建农奴制的坚决拥护者和有力支柱,并且反对任何改革。沙皇诏书的公布引起他们的极大不满,在苏沃洛夫伯爵领导下彼得堡委员会拟定的方案是最保守的方案。
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全部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在完全服役的条件下可无限期地使用份地,保证地主对农民的支配权,可见他们是农奴制改革的最大障碍。
(八)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地主和他们的代言人自由派虽然也对封建农奴制进行批评,可是自由派和农奴主同属于一个阵营,他们并不愿意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农奴制,只希望用和平手段进行一些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改革。他们的纲领是“只要改良,不要革命”。由于他们的政治观点不同加之所在地区的条件不同对改革的意见也就不完全一致,结果提出的方案和奏折形形色色。特维尔省翁科夫斯基提出的改革方案代表非黑土地带(那些希望把自己的经济转到资本主义轨道上去的地主)的利益,方案要求完全废除农奴制,通过赎买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土地由农民本人赎买,封建地租的赎金则应由国家负担。波尔塔瓦省波津提出的方案代表黑土各省地主的利益,方案规定只将宅园地分给农民,部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地主。尽管他们的方案各异但都是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同一个阶级内部的冲突,他们之间的斗争主要是地主内部的斗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