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聊天室|那些年我们深爱的报刊亭(3)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徐鲁青:太巧了,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报刊亭老板,这样我就有源源不断的漫画书可以看。《儿童文学》11元两本,后来增刊到三本一共20元,但谁又喜欢看纯洁天真又无聊的故事呢?小学总是攥着这笔父母给的巨款偷偷买五块钱的《漫画Party》和《知音漫客》,看考试0分的边缘学生《阿衰》连载漫画。《意林》和《格言》是用来写假模假式的考场作文的,我总是引用,从不当真。《故事会》很有意思,囊括了都市怪谈、悬疑奇情各种文学类型,文风好像秉持一分钟内读者不上钩就算编辑输的原则。再大一点就是读《南方周末》和《三联生活周刊》,晚自习时给南周写信,会登在小小的读者来信中栏,现在回忆起那几年也是纸媒最后的高光时刻,这种读者与刊物的互相往来,后来再未如此郑重了。到了高三,11元的《读书》一小册可以看上好久,而现在小册子变成了C刊,没有了机敏的杂谈和闲话,在身边的报刊亭也已经找不到它了。

编辑部聊天室|那些年我们深爱的报刊亭


2001年,上海,街头报摊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庆幸自己赶在报刊亭消失之前度过学生时期,报刊亭很大程度塑造了我的阅读路径,我可以步行几百米就买到想要的杂志,并能在一排排摆放的杂志里翻找新的、没读到过的好刊物,用中学生也不觉得昂贵的价格买下它们。现在无论是在上海还是我的家乡,都已经找不到报刊亭了,我有时出于怀旧心态在某鱼上下单《三联生活周刊》,杂志辗转三四天送到菜鸟驿站,期待感就在时间和距离里被磨平消耗,像吃一桌冷菜冷饭。
姜妍:中学时候买的最多的是《体坛周报》,那会儿没有零花钱,都是从午餐费里节省出来的。上大学因为读的是新闻系,几乎每天都会买一份都市报,每天早上一边上课一边看,中午再拿报纸当垫桌布用餐。还会私下里比较哪家的报纸油墨比较好,读完不会沾一手。
董子琪:小时候家路口边一左一右一共两家报刊亭,老板会把新到的杂志用夹子挂在外面,作为招揽宣传。《儿童文学》的封面总是很吸引人,我因此也买过不少《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买来就反复揣摩,比读世界名著还认真,其中有些篇目文辞优美,有些则想象力过于丰富给我留下了阴影,到现在都能全文复述。还从报刊亭买过一种叫《童话世界》的杂志,只买到过两次,全彩色印刷,一本十块钱,在90年代算是相当奢侈的读物。当时看一个穿越连载故事看了半截,后来再去,老板总说还没到还没到货,后来终于死心了,大概销量实在太差,老板只是在敷衍我。南大浦口校区里也有嵌入式报刊亭,一边是报纸杂志,一边是牛奶铺,好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站着一面翻八卦杂志一面喝牛奶,等喝完牛奶上课时明星绯闻已经流传开了。记得工作后还常从报刊亭挂出来的杂志里选购《收获》某一期,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报刊亭全都不见了,要买杂志竟然只能是旅行时在火车站或机场的书店,或者是网上全套订阅,杂志window shopping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闲逛发现的乐趣也消失了,这对一些封面好看、标题吸引人的杂志实在是不公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