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聊天室|那些年我们深爱的报刊亭(5)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我记起小学放学后就跑去报刊亭蹭漫画,再顺便帮门卫娭毑捎上一本《故事会》。初中我和报刊亭大哥都愤世嫉俗郁郁寡欢,后来我们成为了朋友,最后一份《南方周末》他总给我留着。高中边上的报刊亭蔡嗲嗲是全校明星人物,他总是记得我们的名字和爱看的杂志,会给我们备着创可贴、水和雨伞。他去世时我们在报亭上贴满了悼念纸条,送葬的车绕学校一周,学生老师都跑到马路上送他。报刊亭可否得到公共财政支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我想,人们叹息报刊亭的消失,除了怀旧天性,除了对纸刊的偏爱,也是想念和报刊亭老板闲聊,和邻人拥有更紧密连结的生活。报刊亭能让城市更有人文关怀吗?我存疑,但或许能让现代生活少一些原子化,多一些人与人的交集。

编辑部聊天室|那些年我们深爱的报刊亭


2017年7月,成都,农贸市场中的报刊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姜妍: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新京报》,报社为了让大家对读者群体有更清晰的画像,每年会组织采编团队去报刊亭里卖报纸。两个人守一个报刊亭,每个人要卖出去20份,还要穿上黄马甲,也就有了一些故事。比如当时部门里跑话剧的姑娘是个身材高挑的美女,和另一个编辑组队卖报,第二天编辑回来分享说,一个买报纸的人停在路边看着我们的话剧记者,感叹“长成这样,干点什么不好”。另有一位娱乐记者卖报纸的时候碰见一位外地同行,聊了几句,对方听说我们采编全员上街卖报,抑制不住内心的同情,大声问道“你们报纸这种情况有多久了?!”。
董子琪:报刊亭消失的最大影响,就是我对有哪些报纸杂志都关注些什么内容和主题,不再有概念了。那种瀑布一览式的设置,那种在摊前想要翻阅感兴趣的篇目又不好意思的心情(老板问,你买什么,我说我看看我看看),并非带有原本目的的、safari式的阅读捕猎都消失了。报刊杂志和书籍是不同的,前者的即时性与共同感热情地维系着读者群体,并推动这个群体影响更多的人。更不用说报刊亭对于街区的意义,《人行道王国》中社会学家米切尔·邓奈尔通过书刊摊老板找到“街道之眼”,这是多么聪明的做法!书刊亭老板正是观察整个街区人们的面貌与心灵的重要线索,如果在我们这儿做调查,要把哪儿作为突破点呢?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

观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