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丨戴志刚:与一条河流的和解(1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不过是一条小小的河流,演绎过如此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诞生过如此灿若繁星的红色英雄人物,这绝不是偶然。探究这条河流的文化基因,就必须拨开历史的迷雾。道水流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长期的战争,战争造成的人口流动,也必然会给这片土地带来各种不同思想碰撞和融合,加上这条河流从高山到平原这样一个阶梯式流向,水流由急变缓,河道由窄变宽,形成可通江达海的畅通水系,自古商旅贸易频繁,东南西北的人在这里聚散。千百年来,中原地区的诗文化、土苗地区的巫傩文化和排帮文化、历代统治者的佛道儒释文化、洞庭水乡的渔米文化等,都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入道水流域,各种新旧势力、土洋流派,不同的语言和习俗,还有坚守与创新、宁静和喧嚣这些元素,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融入了道水流经的这片土地,然后和本土文化相互振荡融合,形成一个发酵场,构成了这条河流兼容并包的文化基础。
正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文化名人影响下,在一代又一代的文化氛围浸染中,由此而培育了道水流经地的人们敢破敢立、敢为人先的人文基因,久而久之,就形成道水流域这片丰饶的文化沃土。

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十三岁才第一次看见河流,在之前看见的都是溪流。我第一次感受到这条河流的宽度时,才知道以前抓螃蟹摸鱼虾的溪沟是多么不值一提,以至于突然就对那些此前一直乐此不疲的活动失去了兴趣。人生的某一段,我把见到这条河流,当成了我长大,或者有了见识的标志,甚至是回到村子里,向没有考上初中的伙伴们炫耀的资本。很多年后,我才知道,那些我曾耻于提及的溪沟,其实最后也是汇进了这条河流。
我之所以至今都还很清楚地记得和这条河流初次相遇的情景,是因为现在回想起来,那简直就像是一个童话。十三岁的孩子,生活与读书一直都在方圆不过十来里的小山村,考上初中,突然就要到离家几十里地的乡中学念书寄读,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特别值得记载的历史性时刻。那个年代还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小学上中学得考。一个乡有几十个村小学,但只有一所中学。中学一个年级只开两个班,所以能考上乡中学的学生比例很低,我大部分小伙伴的学业都止步于村小学。那时农村乡镇面积广阔,山高水长,上了乡中学的孩子,除却学校附近一两个村的学生可以走读外,其余的基本上都在学校寄读。我家所处的那个村子,是当时全乡最为偏远的一个村子,与其余两个乡交界,属“三不管”地带,路况基本上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所以寄读是必选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