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悲观主义与表现主义共同吹响的中国牧笛(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夏天》正是写于这一段黑塞精神最痛苦的中年危机时期,掺和了诗、画和叙事等艺术元素,借用了绘画中浓墨重彩和加以一定变形的表现主义手法,反映了黑塞这一阶段的心灵与情感经历。故事的背景放在"美得出奇"的高山风光里,这里有身着红衣,年轻而充满魅力的高山女王,还有艺术家们浪漫而无拘无束的生活。作为画家的克林索尔事业有成,但他唱响的却是一首死亡之歌、下沉之歌,敲响的是时代的丧钟。
就像克林索尔对亚美尼亚占星术士说的:
"而我只相信一点:沉没。我们乘坐的马车驶于深渊之上,马儿们都害怕了。我们在沉没,我们所有人,我们必须死亡,我们必须重生,大转折为我们而来。到处都一样:大型战争,艺术大变革,西方国家大崩溃。老欧洲曾经属于我们的一切美好都死去了;我们美丽的理性也变成了疯狂,我们的钱成了废纸,我们的机器只会射击和爆炸,我们的艺术是自杀。我们在沉没,朋友们,命中注定,清徵调已奏响。"
在黑塞看来,失去理性的欧洲正在走向堕落和灭亡,而且也必须灭亡,因为只有灭亡才会有新生。
在《夏天》中,克林索尔称自己为一支"两头燃烧的蜡烛",正一步步步入死亡和下沉的命运。
眼看夏日即将终结,克林索尔对自己发出疑问:
“但这是为了什么呢?这些布满颜色的画纸又是为了什么?一切的努力、汗水,还有短暂陶醉的创作快感是为什么?是否存在救赎?是否存在安宁?是否存在和平?”
他筋疲力尽地倒在床上,几乎未脱衣,熄了灯,试着睡去,并轻轻哼唱杜甫的诗句:
凛冽的寒风很快就会吹起在我棕灰的坟墓上。
克林索尔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从容迎接死亡。这诚然是悲观主义直接的后果,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向过去一切告别并准备新生的强烈愿望。
02.以绚烂的色彩和狂欢式的语言尽情挥洒的表现主义特色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