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文艺理论丰富王尔德艺术表达(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重视艺术的形式表达
为了改变自身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王尔德决定在反叛和尊崇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他把这个平衡点理解为“灵魂”。在他看来,只有在灵魂的升华中,才能理解“享乐”与“痛苦”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加深对“悲伤”是“人类所能够企及的最高情感”的认知。
王尔德明确了灵魂完美升华的标准。在他看来,无论是把“低贱的、残忍的和堕落的东西”转化为高贵的思想,还是“把原本卑鄙、毁灭的意图化作最完美”的东西,灵魂都需要在揭示自己形式的过程中实现完美升华。因此,王尔德把这一升华归结为自我塑造的产物,认为“享乐”与“痛苦”都是灵魂升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明确灵魂能够从这两种要素的转化中获取营养之后,王尔德分析了“享乐”与“痛苦”在灵魂升华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在他看来,身体与灵魂合二为一的方式是“灵魂达到至善境界”的唯一途径。具体而言,尽管“享乐”与“痛苦”“合力塑造”了完美的灵魂,但二者的功效不同。“享乐”是“为了美好的肉体”,“痛苦”则是“为了美好的灵魂”。因此,较之于“享乐”,“痛苦”在磨砺和升华灵魂的过程中,实际上发挥了更大的功效,所以,王尔德把“悲伤”作为“生活与艺术的终极类型”。
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完美的“灵肉合一”的最终作用是实现纯粹的审美人生。
王尔德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用“悲伤”让灵魂升华上。王尔德的《瑞丁监狱之歌》凸显了其“唯美主义”文艺理论的本质。在这篇诗作里,他简化了自身在监狱中的痛苦经历,跳出悲伤,反思悲伤背后的真谛。他认为,痛苦只不过是净化灵魂的重要方式,如果跳出痛苦,以清醒的态度旁观这些苦难,就能发现“充满悲怆之情的面具”背后隐藏了完美生活的真谛。
由此,尽管王尔德以形式主义凸显艺术的“美”,但他所采用的隐喻、象征、指代等艺术手法,用动态的形式勾勒出了“唯美主义”文艺理论的伦理判断标准。这种做法不仅使其文艺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更加突出,而且打破了艺术的封闭空间,丰富了王尔德的文学表达。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24日第2236期 作者:陈元 黄秋生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