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理想影响两汉政治文化(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太平”理论是汉代儒家礼乐秩序和王道政治的高度抽象化,这套绝对理想化的礼乐文化秩序适应了汉王朝的统治需求。“太平”理想凝聚了儒家的人文关怀,神圣的“太平”美景既可以在情感上激励汉儒群体为之奋斗,亦可以在文化上教化君主更改制度之流弊。其文化设计“圣王德—瑞应至—致太平”与制度设计“制礼乐—致太平—制作”(《白虎通》:“王者始起,何用正民?以为且用先王之礼乐,天下太平,乃更制作焉。”)相结合,为汉代政治改良和政治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实践方案。
第二,汉代改制运动转向“致太平”。“太平”是汉代君民的共同期盼,汉武帝亲政后即展开了以“兴太平”为目的的“改制”运动。汉武帝与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反复讨论了“兴太平”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建太平之道”的相关措施。“天人三策”之后,理论化的“太平”理想转化为“更化—兴太平”的治国方略。
汉武帝是“兴太平”的第一人,此后,“兴太平”成为当政者的重要政绩标准。然而,随着“更化—太平”的深入推进,汉儒的建言献策无不以“兴太平”为由,当时“诸生对册,殊路同归,指在崇礼义,退财利,复往古之道,匡当世之失,莫不云‘太平’”。儒生群体情绪高涨,“太平”理想的乌托邦色彩愈加凸显。汉宣帝曾利用大量的人造“祥瑞”来安抚儒生,但收效甚微。西汉后期出现了更严重的社会危机,于是儒生把危机的缘由指向了汉代的最高统治者,“更化—兴太平”转向了“更受命—致太平”模式。
“更受命”又称“再受命”。自西汉中期开始,“更受命”言论频繁出现,虽然多人因此被下狱治罪,但“更受命”之风并未偃旗息鼓,在汉哀帝时得以变相实现。汉哀帝听从夏贺良的建议,下诏曰:“惟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夏贺良的建议之所以能被采纳,是由于他提出的“更受命”主张并不要求君主真的让贤禅位,而是“改元易号”即可。这一举措虽然有安抚儒生情绪、稳定民众心理、摆脱信任危机等方面的作用,但并未弱化“汉历中衰,当更受命”的群体意识,也无法彻底削减儒生对未能实现“太平”的强烈不满。王莽辅政后,汉儒终于迎来真正的“致太平”运动。王莽登上政治舞台的过程就是其“辅政致太平”的过程,“致太平”与“更受命”思想相结合,帮助王莽完成了西汉最彻底的“改制”运动——“汉新嬗代”。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