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为何不是非黑即白的?(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埃里克·埃里克森(1902—1994),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
以马尔科姆·X(Malcolm X)为例,他取这个名字是为了表明他本来的名字马尔科姆·利特尔(Malcolm Little)不属于他自己或他的家族,因为他的祖先在被奴隶贸易贩卖到美洲的过程中被抹去了本名,才被殖民者强加了这个姓氏。这种对名字的强调是讨论身份认同的一种常见路径:它表达了一些我们常常认为是长期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即使环境或历史的力量试图压制或抹去它。从弗朗茨·法农和其他反殖民知识分子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身份认同的关切。从巴西、博茨瓦纳到危地马拉和美国,身份政治成为反殖民运动以及原住民群体与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斗争的核心。
观察埃里克森的研究生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风向的转变是如何逐渐发生的,即使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虽然他关于身份和青年的观点可以用于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时代精神,但它们实际上是根植于更经典的人类学关怀之中的。20世纪30年代,在其职业生涯即将开始的时候,埃里克森与人类学家梅克尔(H. S. Mekeel)一起在奥格拉苏保留地(Oglala SiouxReservation)进行了一项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埃里克森关于苏人(Sioux)的工作在几个方面上都很有意思,尤其是他对“文明教化使命”给奥格拉儿童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所持的批评立场。他在初版于1950年、公认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童年与社会》(Childhood andSociety)一书中讨论了其中的一些内容。这本书有几处提到了身份认同,包括埃里克森对苏族人在多大程度上被“剥夺了形成集体身份认同的基础”的担忧。然而,在他1939年发表的一篇基于近期和梅克尔的合作的文章中,他完全没有明确提到“身份认同”这个词。但是到了1968年,身份认同就已成了头号热门话题。

“身份认同”为何不是非黑即白的?


《童年与社会》,作者: [美] 埃里克·埃里克森 著,高丹妮 / 李妮 译,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18年1月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