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房子”的多重内涵与成长意味(3)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最后,“空房子”还是男孩认知和反思自我、寻求内心突围和自我救赎的心灵驿站。搬进“空房子”对单如双来说是自我疗伤、逃避现实,是情感慰藉、亲情依恋,是心灵沉淀、自我认知。走出“空房子”则是他直面生活的开始,其中寄寓着他作为小小男子汉的家庭责任、现实担当,预示着他走出心灵困境后的情感释然、亲情救赎与自我超越。故事表层呈现的是少年对现实的抗拒和接受、与自我的较量和接纳、对家庭的疏离与和解、对生活的承担与平衡,情节深层中隐含的则是少年自我主体身份的探索、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责任的承担和主体精神的张扬。这一切都是在与“空房子”的互证中达成的,“空房子”就是单如双实现心灵成长的情感驿站。
故事末尾,当母子俩面向大海,坐在海边的护堤上时,单如双的眼里突然涌满了泪水,压抑着的伤痛和思恋此时不可抑制地喷涌而出。他向妈妈道歉,流着泪诉说对爸爸的思念。此时,16岁的男孩长大了。走出“空房子”的他已然达成了与现实和自我的双重和解,也由此完成了从执拗男孩到小小男子汉的自我救赎、精神蜕变。
尽管如此,刘东并没有夸大“空房子”的成长意味,反而让“空房子”作为纽带和桥梁,链接并映现出更为宽广的现实生活和成长体验。小说开篇,遭遇“父亲失踪成谜”后,单如双深信爸爸一定会回来。为着这份执念,他本能地抗拒任何亵渎爸爸形象的流言、猜测,不惜为维护爸爸的形象而与同学约架,偏执地臆测曲解郭叔叔善意的提醒,甚至鲁莽冲动地与妈妈大吵一架。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少年对残酷现实的本能抗拒。毕竟爸爸失踪对涉世未深的男孩而言是心灵不可承受之重,躲进“空房子”消极躲避、自我疗救成为他寻求心理缓释的唯一方式。这似乎无可厚非,但换个角度,作为家庭成员、亲情结构的重要一环,单如双的行为不仅自私、狭隘和怯懦,更是一个饱满生命面对生活的幼稚无能、软弱乏力。而要少年主人公认识到这一点,仅靠自我沉淀还远远不够。
于是,作家不动声色地设置了多个成人角色,不仅扩大了少年主人公现实生活的边界,更有效扩展了他的精神空间和认知深度。保险查勘员李叔叔的出现从侧面写出了爸爸的家庭责任感,对任叔叔的走访则凸显了爸爸的宽厚和仗义,郭叔叔的介入更让爸爸现实身份的完整性得以展现。爷爷奶奶的生活介入以及姑姑的往事回忆,不仅让单如双与妈妈的和解自然而然,更使他在自我省思基础上的心灵成长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除此之外,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上亦有可圈可点之处。无论是爸爸单一方、妈妈如娜的形象,还是少年单如双、何伊然、唐颂、李宗强的形象,都富有生活质感和时代特征,个性独特而丰满。即便是着墨不多的“另类”女生李佳琦,也颇具光彩,令人过目不忘。叙事层面小说以“爸爸意外失踪”事件为核心展开情节,故事切口极小,而生活信息容量颇大。作品经由16岁少年的视角,不仅真实再现了一个当代家庭在突如其来的灾变面前从创痛到弥合的艰难过程,而且勾勒出一群城市少年的立体生活画卷。小说对青春期少年的情感、心理拿捏准确到位,描摹细致入微,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读来颇具感染力,令人不忍释卷。(李学斌)
(来源:文艺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