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家园”从现实的家园回到内心的故乡(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另一重变化来自于时间。世界在变,我们的居所也在变,当它终于变成了我们所不认识的模样,我们是否还可以称其为家园?当城镇化和现代化迅速吞噬我们原来的居所,我们是否正在失去我们的家园?而对于已经走出家乡的人们,家园究竟是在扩张还是在消亡?有时候,不仅是被我们称作家园的事物在变,我们对家园的认识也在变。通过写作“发明”了一个敦煌的叶舟觉得,中国几千年里没有人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根在哪里,家园两个字,归乡两个字,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如此,家园似乎成了一个空荡荡的词语,一张空头支票,在某些人的心中,它很可能被简化成户口簿上的一个籍贯。
家园,一个恒定的语词
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家园是某处永恒不变的场所,一个不会因为时间飞逝而变得面目全非的场地,一个不会因为场景改变而寂寞荒芜的地方。
这更多关涉到家园的精神意义,而非物理意义。物理意义上的家园存在于家屋之中,但其中也必然包含着稳定的精神,比如托尔金笔下的霍比特人的家园——夏尔。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里将家屋比为宇宙,他形容道:“一座庞大的宇宙性家屋潜藏在一切关于家的梦中。大风从它的中心扩散开来,海鸥从它的窗里飞出。这样充满动力的家屋让人能够居住在宇宙中。或者,宇宙来到他的家屋中居住。”这个家屋是梦想的中心,充满了永恒的琥珀色的温暖。
法国作家白兰达·卡诺纳认为,家园深深印刻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有形的区域,人们通过内心、精神和时间的选择将其据为己有。她将自己在诺曼底买的房子称为家园。它孤零零地伫立在田野中间,田野之中还有一棵孤零零的橡树,这棵橡树经常有些细微的变化,它使白兰达时常保持一种警觉的日常练习,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并提供所有的灵感来源。在她的眼里,这棵橡树便是世界的中心,并非几何学意义的中心,而是情感的中心。通过她的命名,家园拥有了不变的心灵原点。
另一个纯粹精神性的家园则存在于语言之中。对于白兰达而言,这个家园便是她的母语法语。每个人都热烈地生活在自己的语言当中,它覆盖着所有人居住的土地。当我们寄居他乡时,是语言的怀抱在那个时刻紧紧地将我们搂抱在一起。作为母语的语言,以及作为书写文字的语言,将家园固定为一个永恒的形象。
家园要有安心的感觉,角田光代如此认为。因为爱读书,她在翻开书页的那一瞬就能感到自己的身体进入了书的世界。书中世界的体验越强烈,对我们的影响越大,不管过去多少年,不管长成什么样的人,都不会改变。因为体内有我们所阅读过的世界,我们甚至不用翻开书页,仅仅通过回忆就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归家园。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