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中的居安思危意识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贞观政要》是关于贞观时期政治的摘要记录,编著者为唐玄宗时的著名史官吴兢。吴兢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唐太宗时“贞观之治”的政治智慧和治国安邦经验,对执政者予以劝谏。作为有责任感的史官,吴兢敏锐地意识到当时政治文教已不如唐初,与“贞观之治”更是相去甚远。为了大唐王朝的长治久安,有必要总结贞观时期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劝诫警醒执政者们身居盛世而不忘潜在的危险,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可以说,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贯穿《贞观政要》始终。
战胜易,守胜难
贞观统治集团目睹了隋王朝由于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奢侈无度而导致覆亡的命运,从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得政权不易,但要长久拥有政权更难。贞观十年,唐太宗与群臣们探讨一个问题:“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的看法是创业难。因为群雄竞起,相互争战,你死我活,胜者王侯败者贼,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徵的观点正好相反,他认为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必是在前一个王朝混乱衰颓之时,他们已经不得人心,失去了人民的拥戴,没有存在价值了,因此一推即倒;但是新政权建立之后,容易出现安富尊荣、骄奢淫逸的状况,与民争利,导致百姓不满,由此带来国运衰微,“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认同魏徵,他说:“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徵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
”太宗进而提出,如今创业的艰难已成过往,现在就是守业这一大难事,需要大家勠力同心,孜孜不倦,竭尽全力。
贞观统治集团的忧患意识集中表现在“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上。唐太宗特定下“论隋日”,于这一天同大臣们专门讨论、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因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所以君臣上下经常表现出一种忧虑谨慎的执政心态。唐太宗“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每自惧危亡,必不敢懈怠”。群臣们经常建言献策,如魏徵提醒“战胜易,守胜难”,“安而能惧”。打胜仗容易,保持胜利困难。国家太平无事,更要心怀忧惧。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勤勉敬慎,才能善始善终。
《周易》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就是说,安定中隐藏着危险,生存里面有灭亡的可能,看上去国家一派富庶繁荣,也许会出现祸乱。所以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乎所以,自大骄傲,懈怠疏忽;越是在取得胜利、居于安全境地之时,越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时刻警惕,“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谨慎,勤于政事,只有这样,国运才能长久。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