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人类交流进步的竞技场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今天,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
博览会最初的字面意思是物品与观众较多的展览,主要作用为展示、参观和交流,同时还附加了一定的销售及广告功能。要追溯博览会的雏形,可以回到古代东西方的庙会、集市上。现代意义上的博览会则起源于工业革命以后,现已成为各国展示实力与交流科技文化的竞技场。
博览会的萌芽
无论中外,博览会的商品展销功能早已伴随商业的雏形萌发,换句话说,从我国商代时已有的“集市”里,就能一窥博览会的贸易功能。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的记载,表明商周时期人们会举办这种以交换为目的的流动展览。根据集市的规模不同,也有不同的分类和管理,《周礼·司市》曰:“大市日昃(太阳偏西)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秦汉大一统以后,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给集市的成长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固定的“市”和“肆”由此出现,“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的繁荣也随之而来——长安、洛阳、临淄、宛、邯郸、成都等六大都会集市上,能寻觅到粮食、竹木、铜铁、牛马等三十多个商业行业的展销产品。
不过这和唐代长安城的“街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的集市盛景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长安朱雀门外设东市和西市,以围墙建成固定的综合交易场所,也有专门展览某一物产的集市,如蚕市、豆市、棉市等等。类似的集市在北方称为“集”,在南方又叫“墟”。到了唐宋之际,一些规模较大的“集”或“墟”上,五谷杂粮、茶叶丝绸、日常生活用品、小商品充盈其间,甚至还有牙行、货栈、票号、钱庄等各色服务,各类商业交易促生了“三百六十行”一说。宋代始有的“瓦肆”,是民众游乐商业集散场所,按照《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最大的瓦肆里能容纳数千人。到了商业繁荣和人口增长迅猛的明清时期,负有展销之责的集市完全成为百姓日常,明代全国主要省区合计集市数量在一万左右,到清末时更是超过三万。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诗·大雅·思齐》的一句吟诵,唱出了我国庙会的悠久历史。由原始部落宗庙郊社制度演化而来的庙会,祭祀时人潮聚集,免不了吸引小贩买卖经营,随着时间流逝,庙会除祭祀功能以外的娱乐和交易功能日益突显。为期一周至一个月的庙会上,各地商贾云集,商品琳琅满目,很像今天的展销会。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