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城市“生命线”地下“迷局”?(2)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杭州市因施工造成的管线挖掘事故大小共1600余起,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一定压力。以地下燃气管道为例,2017年上半年就发生挖掘破坏事故122起。
重建轻管协调不力
顶层设计存在不足
记者调研发现,受访者普遍认为,重建设轻管理是地下管网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
专家指出,目前城市地下管线的产权主体涉及几十家单位,管线的建设、维护管理均由各单位自行负责。“除各自为政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外,城市地下管线信息不详、道路无人统管,也是造成管线维护和管理毫无章法的原因。”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宗计川认为。
宗计川说,谁都在管、谁都不管是目前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现状,管线的规划归规划局管、建设开工归建设局管、建设中挖掘城市道路的行政许可由市政部门管、管线的工程档案则归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管。“由于政府缺少统一的监管协调部门,城市地下管线各自建设和管理,导致沟通不畅,埋下巨大隐患。”
“目前很多城市对地下管线的底数都摸不清,究竟有多少公里地下管线,一旦遇到问题由谁负责,责任并不是很明晰,这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并不能第一时间解决。”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北京市政管线处负责人说,得益于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地下管网综合管理体制,北京实现了各行业地下管线从起始到终端的全过程、全覆盖管理,由此得以破解地下管线底数不清的问题。随着统计工作的不断规范和统计范围的不断充实,全市地下管线统计台账由2008年的6.2万公里增至2017年的19.7万公里。
“必须要强化顶层设计,把管理能力提升上去。”受访者普遍认为,要改变地下管线各自为政的现状,必须明确责任主体,依法进行管理,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建设,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对加强地下管线立法、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机构、建立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等亦呼吁多年,但效果并不明显。
管廊建设是破解地下管线问题的治本之策。北京市政府管廊处调研员张燕峰说,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国家尽快出台立法文件和相关配套措施,将管廊的定位、物权属性、筹资途径、获利方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试点城市的调研,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一批政策措施固化下来,并向全国推广运用,指导地方政府落实;加快有偿使用机制的建立,研究建立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管线权属单位按照同等设施费用缴纳入廊费的有偿使用机制,使综合管廊的建设及有偿使用可持续推进。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