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衰败给中国的教训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这个题目王孟源博士在《波音衰败的根源是只为股票期权服务》一文中已经谈及,但他更多介绍了通用电气为代表的贪婪经营哲学对美国企业的腐蚀,特别是杰克·韦尔奇的信徒菲力普·康迪特(Philip Condit,曾任波音公司董事长兼CEO)照搬GE那一套压迫员工、不择手段来削减成本并提高销售额的办法。
波音毕竟代表着美国制造业的皇冠,出现问题不可能仅仅归罪于几个企业管理者,王博士最近推荐我一篇Quartz的报道,更详细解释了卡特和里根放松管制对美国航空业的影响。
1997年夏末,波音合并麦道,虽然产生的新巨头以波音命名,但其文化和战略都来自于麦道。
《巨无霸:波音747的制造》一书的作者克莱夫·欧文说:“致命的错误在于对麦道公司的收购。”“尽管波音公司本应收购麦道公司,但结果却恰恰相反。”
当时《纽约时报》有篇评论说,合并的影响在数年内都不会为人所知,如今看来颇有先见之明。20多年后,两架波音737 Max客机坠毁,346人丧生,影响的显现或许才刚刚开始。
波音公司的工程师文化和麦道公司的会计师文化的正面交锋,结果是,从昂贵的、开创性的工程文化,转向残酷的商业逻辑。牺牲创新,支持升级老型号,致力于降低成本,737无限期停飞让世人都看到了这点。
波音曾是一个致力于制造令人惊叹的飞行器的工程师协会,2000年《财富》杂志的一篇文章这样形容。一个工程师的公司,制造飞机,让它的工程师感到自豪,不管付出什么代价。这要归功于一个自信的、家庭式的工会,以及一种把设计和质量放在首位的航空态度。
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飞机都由波音制造,707是第一架商业上成功的喷气式飞机;727型飞机于1963年投入使用,使航线能够到达发展中国家的机场,或使用较短的跑道。该公司的理念是“为质量不计成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波音和美国航空业的黄金时代。政府实际上控制了飞机可以飞到的地方,分配着陆权,因此在这些航线上没有竞争。波音的工程师们想要增加飞机的任何成本,让飞机更快、更安全,都没问题,因为他们可以把所有这些成本都转嫁到机票价格上。
波音737最早是在1964年订购的,当时汉莎航空公司的老板格哈德·霍尔特耶发现,需要一种能在欧洲短途城际航线上搭载100名乘客的飞机。到1981年第三次改型时,波音成为了赢家,而麦道的生意一落千丈。究其原因,正是波音工程师第一、经理人第二的企业文化取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