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史记》有写错的地方吗,哪些地方出了错漏(4)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上图_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
三、尉缭评秦王
“秦王为人,峰长目, 挚鸟膺, 豺声。少恩而虎 ,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这是秦汉史料中极为稀少的关于秦始皇相貌及性格的直观描写,也因此,成为了各个学者引用的高频语句。同时,这也是史记中唯一一次记载尉缭。
我们今人研究史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做孤证不举,因此,史记中仅仅记载一次尉缭在我们眼中就显得很突兀。
在深入的研究之后,发现这其中确实有一些问题。
这个问题在于“时间”,今本《尉缭子》开头即有记载“梁惠王问尉缭子”。按照《史记·六国年表》中记载,梁惠王死于公元前335年,而上面这段评价的时间是始皇十年,也就是公元前237年。前后相距82年之久,除非尉缭能活个130往上,他才能轻易的纵贯梁惠王和秦始皇两段人主。

上图_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yīng),又称梁惠王
由于之前我们一直认为今本《尉缭子》是伪作,因此对这个问题不做讨论,但近年来在银雀山汉墓中出土《尉缭子》,其内容与今本相同,排除了《尉缭子》为伪作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尉缭子》与《史记》关于尉缭的记载,必有一假。研究《尉缭子》的内容,可见其内容多有吴起等战国时人,因此尉缭其实是梁惠王时人的可能性更大。
而《史记》全篇仅记载尉缭一次,也十分可疑。虽然不能确定,但这段记载是后人为故意抹黑秦皇的概率较大,也就是后人篡改《史记》之内容,其实本无此记载。
至于原因,非常简单,无论是汉朝统治者还是讨厌法家和始皇的儒生,都有足够的理由来做这件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