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18—日本电影《阿基米德大战》背后的历史(6)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因为舰宽与炮塔底座的直径相关,在得知炮塔底座的大致尺寸后就可以推算出主炮塔大小,进而推算出主炮口径。视独一无二的460毫米主炮为致胜法宝的日本海军自然对此慎之又慎。在严密措施保护下,“大和”号于1941年12月完工并正式入役。

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18—日本电影《阿基米德大战》背后的历史


第三部分 大和之殇
回顾整个1930年代,我们会发现当时的日本海军对战列舰的速度要求,并非是以能够伴随机动部队航空母舰作战为标准,而是遵循传统的教科书式炮战思路,即“以最快速度接敌”来确定的,其目的是尽快抢占T字阵横列阵位。日本海大海战后,“日本马汉”秋山真之参谋所说的“由于联合舰队具有3节速度优势,所以取得了海战胜利”的说法对此后的日本战列舰设计思路影响很大。在海军中这种思想受到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亲王、海军大臣大角岑生和舰政本部部长中村良三为首的,拥有一大批可以说都是闻着对马海战的硝烟味成长起来的十九世纪的东洋“80后”们粉丝的死硬“战舰派”的推崇。

历史背后的历史系列18—日本电影《阿基米德大战》背后的历史


山本五十六
本片中主要的矛盾冲突在日本海军的航母派和战舰派之间展开,为了是要建造航母还是战舰双方有大量的争执。这是基本符合事实的,在1934年10月,日本海军内部针对建造"大和"型战列舰展开论证,以此为契机,一场战舰派和航空派的争论由此爆发,前者依然坚持以战列舰作为海战主力,而后者主张以航空兵取代战列舰作为海军的核心作战力量。 1934年日本海军内部的战舰派和航空派的大论战结果就是“丸三计划”的诞生。“丸三计划”对海军航空兵不可谓不重视,"翔鹤"、"瑞鹤"这两艘太平洋战争中功勋最卓著的日本航母由此诞生,但排在两鹤之前的仍然是超级战舰"大和"、"武藏","航空主兵"派到底还是败下阵来。但以当时种种因素量,"航空主兵"派在没有实际经验证明的情况下,获得论战胜利的机会确实极为渺茫。这需要日本海军完全颠覆其作战理论,需要海军工业体系转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