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猛犸象的灭绝应归咎于气候变化而非人类的猎杀(18)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白志君告诉记者,瓣齿鲨的研究始于2019年12月12日,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盖志琨、林翔鸿两位老师,以及省第二地质勘察院阳泉分院的张军文共同参与了化石的发掘。
研究团队对阳泉地区本溪组与太原组的石灰岩层进行全面考察时发现,位于阳泉市郊区坪上村钱石灰岩层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最为富集,是由一套生物化石堆积形成的灰岩,其中棘皮动物海百合最为富集,最厚处可达2.6米。岩石中的腕足动物以长身贝为主,石燕贝次之,还有丰富的海扇等瓣腮纲动物化石,这些化石的个体均比阳泉同层其他地区大很多,最大的石燕与海扇可达18厘米。
2020年恰好赶上新冠疫情暴发,盖志琨、林翔鸿两位老师不能到阳泉现场办公,就闷在北京的办公室,翻阅国内外研究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白志君负责在阳泉化石点继续进行发掘,张军文协助。历时3个月,他们共发掘到15枚瓣齿鲨牙齿的化石。研究团队经过多次探讨与实地确认,对化石进行磨片、测量及数据分析对比,大家最终挑选了其中保存最好的7枚牙齿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瓣齿鲨是什么样子的鲨鱼?
据林翔鸿介绍,瓣齿鲨是一类主要生活在石炭纪至二叠纪时期(距今约3.6亿至2.5亿年)的原始软骨鱼类,从牙齿的尺寸上来说,它们的牙齿大小与现生的大白鲨牙齿相仿,可以推测出瓣齿鲨是一类体长可达3米到5米的史前巨鲨。瓣齿鲨是一个世界性属种,化石广泛分布于英格兰、意大利、俄罗斯和北美等北半球的各大地区,在南半球尚未发现它的踪影。由于软骨鱼类的身体大多难以保存,目前发现的瓣齿鲨化石均为零星的牙齿。
化石保存散乱的状态说明,瓣齿鲨可能如同今天的大部分鲨鱼一样,牙齿也是终身替换的,即失去的牙齿可以被新牙替换。由于瓣齿鲨只发现过牙齿化石,所以学界长期以来对这种动物的完整形态没有准确认识,但是科研人员还是可以根据零散的牙齿化石标本,勾勒出这些远古杀手大致的面貌。
传统观点认为,它们是一种底栖的运动缓慢的食壳鱼类,以底栖的腕足类、双壳类等具壳生物为食(底栖生物是指栖息于海洋或内陆水域底内或底表的生物)。但从目前现有的牙齿化石上来看,瓣齿鲨牙齿的独特形态又表明其可能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刃状的牙齿边缘上布满了大量的垂直细槽,同时也拥有着巨大的咬合面,这种牙齿形态或许更适合对猎物的肌肉组织进行撕咬。
此次研究表明,环绕在瓣齿鲨齿冠基部的水平叠瓦状脊纹条带,可能具有在牙齿刺穿肌肉软组织时,通过增加摩擦来防止猎物的逃脱的功能。因此瓣齿鲨的生态位可能类似于现代大白鲨,是古生代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瓣齿鲨在欧美以外的中国和日本发现,表明了它具有跨大洋迁徙能力,极可能是一类游泳能力很强的捕食者,而非原来认为的底栖食壳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