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老街的两个下午——考现学笔记(2)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与此同时,一系列近代化建设工程渐次展开:新式马路取代了传统陋巷,中山公园、市民运动场等公共空间得以开辟。1931年,江门又重归新会,并将县治移至今日江门市区,而市政建设方面,则延续了之前的轨道。1933年,新会县政府建设局编纂的《新会建设特刊》中写到当时的情形称:“江门位粤省南路之要冲,扼四邑两场交通之咽喉,商贾辐辏,轮轨通达,乡村环绕,华洋集居,为一最完善之市区,亦有名之商埠也。”当时县建设局长谭毓树写道:“江门市区归并县府后,复继续开筑堤路”,但随即“商业更见繁荣,人口亦因而增加,地狭人稠,求过于供。非拓市区不足以资容纳。”于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一系列建设奠定了江门老城区的空间肌理,数年之中:“完成第三、四期马路廿余条,各冲小街亦经分别改善”。今日所见的骑楼老街风貌,即形成于这一时期。根据建筑史学者,华南理工大学彭长歆教授的研究,1927-1932年的五年之中,随着广东全省的市政改良卓有成效,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江门所在的侨乡,华侨纷纷返乡投资建房,有“60%-70%的投资集中在这一时期”。
此外,彭长歆指出:参照广州骑楼街道的成功经验,这一时期的岭南城市街道呈现出“泛骑楼化”的色彩,包括江门在内的岭南各城市,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均形成了规模不等的骑楼街区,这是岭南城市近代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就是说,今天成为“老街风貌”的骑楼街区,在当初建成之日,却是“进步”和“市政改良”的象征和成绩。

江门老街的两个下午——考现学笔记


1933年前后的江门长堤马路。《新会建设特刊》,1933年。集中建于这一时期的成片骑楼,虽然逐渐衰颓,并且因修补、改建、业态变动而叠加了不同时代的印记,但因为建筑和建成环境仍然与此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所以显得别有风味。尤其是与国内大部分城市在进行历史街区更新时所进行的“士绅化”(gentrification)和“迪士尼化”改造相比,江门老街的建筑与聚落没有变得单一无趣,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而言,老街区仍然是他们的“附近”(人类学者项飙语),而没有变成游客视野中用来打卡的“网红”景观。从另一个角度看,江门老街在建成之日虽经过规划和建筑设计,但其自主性和多样性,使得其肌理如同有机物,伴随着社会变迁和人口流动,本身也在进行新陈代谢。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江门老街所呈现的景观样态,正是经过自上而下功能主义现代规划的“光辉城市”(柯布西耶语)和依照礼制修建的中国古代城市的双重反题。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