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老街的两个下午——考现学笔记(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1930年代江门老街改造时的情形,这次改造奠定了之后骑楼老街的风貌。《新会建设特刊》,1933年。

江门老街的两个下午——考现学笔记


1932年江门市区马路图,新会县政府建设局制,此图并非上北下南布置,而是将江门市区街道放在了地图主体位置,整体朝向为上西北而下东南。《新会建设特刊》,1933年。对比当时拆筑骑楼马路之前的照片可以得知,此前的旧式街道基本只能容行人和单车、人力车一类交通工具通过,楼间距十分狭窄,采光通风不良。而新式马路修筑之后,可容汽车双向通过,楼间距也大大变宽,且沿街骑楼经过统一规划,立面高度和宽度基本划一,旧街区原本的空间肌理为之一变。漫步其间,今天的人们或许会有狭窄之感,但这建立在我们的视觉经验已经与时人大为不同的基础上:习惯了四车道、六车道乃至更宽阔城市道路的人们,往往会忘记行人的路权在现代化过程中是如何一步一步让渡给汽车的。回到这个变化开始的时候,行人和车辆还能相安无事,各得其所,江门老街就是一个例子。
位于老城西北范罗山后岗是老城区制高点,也于1928年辟为中山公园,园内建有中山纪念堂和中山图书馆等建筑。沿着步道登临其上,朝东南方向俯瞰江门老街区,可以总览整个街区以及周边区域的城市肌理,大致有三个层次:近处是密集的骑楼屋顶与传统岭南民居的红瓦顶,密集的屋顶上瓦片如鱼鳞覆盖。值得注意的是,岭南传统民居的镬形山墙与骑楼建筑中西合璧风格的山墙和立面颇为不同,但因为两者的体量相去不远,随着时光的流逝,彼此的差异逐渐显得不那么显著。整个街道的尺度与新城区截然不同,宽度宜人,适合瓦尔特·本雅明笔下的街头漫步者,穿行于拱廊之下。骑楼正是欧洲拱廊的东方变体,最初出现在英属印度,而一路向东传布至东南亚、中国的东南沿海。当初华侨赴海外,习得了这种建筑风格,回乡置业时便活学活用,在营造过程中添加了不少中国传统的装饰符号。
在稍远处的中景位置,可以看见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层建筑,经过二三十年的风雨,这些建筑的墙面亦开始呈现出斑驳的样态,除了体量与骑楼与传统民居不同之外,在画面中并不显得特别突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