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文学记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3)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金庸曾把自己小说名的首字连成一副对联
射雕英雄传
1994年,北京三联书店推出《金庸作品集》,这是香港作家金庸首次授权内地出版其全部小说作品,在金庸作品的传播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其实,上世纪80年代,金庸作品就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传入内地,并掀起“金庸热”。在这些作品中,《射雕英雄传》是流传最广、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射雕英雄传》创作于1957—1959年,是金庸的中期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该作品将故事设定于宋元易代之际,以少年郭靖携手少女黄蓉闯荡江湖、终成长为一代侠侣的经历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恢宏的充满中国文化诗意的武侠世界,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
“用电报来拍发武侠小说,这在报业史上恐怕是破天荒的举动”
1957年1月1日,新年伊始,《香港商报》副刊结束了连载整整一年的《碧血剑》,开始连载一部全新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作者仍为金庸。《射雕英雄传》是继《书剑恩仇录》《碧血剑》之后,金庸的第三部武侠小说。这一年,他34岁。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几句开场诗之后,牛家村郭啸天、杨铁心两家登场,丘处机道长也随后“踏雪而来”,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金庸在写下这些文字时并没有想到,《射雕英雄传》会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在今后的一个甲子乃至更长时间内,被持续阅读、阐释乃至演绎。
毕竟,金庸写作武侠小说,最初完全是无心插柳。
1954年初,为吸引读者、增加销量,香港《新晚报》决定在副刊连载武侠小说,副刊编辑陈文统打头阵,以“梁羽生”的笔名开始连载处女作《龙虎斗京华》。1955年2月初,为接上档期,报馆向同为《新晚报》编辑的查良镛紧急约稿,从未写过武侠小说、甚至从未写过小说的查良镛“赶鸭子上架”,开始连载《书剑恩仇录》,署名“金庸”——取将“镛”字拆成两半之意。金庸后来说:“如果我一开始写小说就算是文学创作,那么当时写作的目的只是为做一件工作。”《书剑恩仇录》大受欢迎,“金梁并称,一时瑜亮。”《香港商报》也上门邀稿,遂有《碧血剑》及《射雕英雄传》。
从1957年1月1日起,《射雕英雄传》在《香港商报》共刊出862段,其间金庸偶尔生病才会停下两天,直到1959年5月19日全部刊完。此后,金庸又创作了《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三部作品互相独立又有一定联系,被称为“射雕三部曲”。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