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我们在一起|界面文化编辑部2018私人书单(8)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魏时煜 罗卡 版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8-032006年,美国店主杰克·杜里在旧金山机场附近的垃圾箱里发现了一个装有四本相簿、上百张剧照的盒子,翻开第一本相簿,扉页上用美术字体写着相簿主人的名字,“Esther Eng”。这位旧金山生长的第三代华裔女性,中文名字叫伍锦霞,1914年生于旧金山,1970年在纽约逝世。
香港电影人和学者魏时煜和罗卡以这些资料为契机,开始寻找伍锦霞的人生故事。这段尘封的历史,也与华人在美国的历史、女性电影人的历史,甚至逾越性别规范的历史,纠缠交织在一起。
1935年,20出头的伍锦霞便在好莱坞租借片场,作为监制拍摄了首部粤语有声片《心恨》。此后,她在香港和美国分别拍摄了多部电影,与当时许多红极一时的华人明星合作,1941年和关文清合作导演的《金门女》,还让彼时刚出世不久的李小龙首次登上银幕。1960年,她和电影明星小燕飞合作了告别影坛之作《纽约碎尸案》。
由于伍锦霞拍摄的都是粤语片,在美国全无史籍记载,在香港和内地也因大部分影片在战争中遗失,使其生平和作品皆陷落于历史的缝隙之中。作者不光通过实地查访,将历史的念珠一颗颗重新串起,还以一系列同时代人物的经历——首位华人女导演黄女娣,早期华人女影星黄柳霜,早期女导演、同样以男装闯荡好莱坞的阿兹纳——勾勒出伍锦霞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她的独特人生存在于世的意义。
“真是一个释放了的人生呀!”得知伍锦霞的故事,香港电影女导演许鞍华如此表达自己的钦羡之情。
2015年,魏时煜将探访的过程拍摄成纪录片《金门银光梦》,随后将所有相关内容写入书中。这本书两年前在香港出版时名为《霞哥传奇》,内地出版时因为种种原因更名为《灿若锦霞》。(推荐人 朱洁树)

阅读时,我们在一起|界面文化编辑部2018私人书单


作者:朱羽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10过去一年,我在工作中接触到许多重访社会主义美术的展览、书籍和讲座,它渐渐变成了我个人的兴趣点。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浩大声势和明星光芒之下,社会主义美术几乎成为了一种“灯下黑”的存在,它被认为是“假大空”,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是一种不经思考的歌功颂德,从而取消了被认真对待的资格——甚至它所服务的意识形态也被取消了这样的资格。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