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当焦虑型遇见回避型——回避型底层行为逻辑深度解析(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在触发期,回避型的伴侣经常会遇到冷暴力,经常性失联,断崖式分手的情况。这些是回避型行为的外在表现,那Ta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触发之后的回避型,有三个特点:
逃。逃避问题。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不是去面对,寻找解决办法。而是逃避,抱着“大不了,老子不玩了”的心态。这种反应是无意识的,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走出来(快的几个小时,慢的几天)。而Ta的另一半,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会连续触发回避型,造成事态失控。为什么逃避?因为第二点。
傲。触发平复之后,回避型面对内心另外一座大山,膨胀的自我。由于自我需求长时间无法满足,回避型通常会假性“自已自足”,来维持和保护他看似强大实则脆弱的内心。回避型的自我(ego)通常是自我膨胀的,他们往往表现的很自信,很独立,觉得自己哪儿都挺好,没毛病。因此很多人在性格上有自恋倾向。这是他安全感的来源。为了维护这种安全感,即便Ta认识到自己有错,也不会主动道歉,说一句“对不起”。嘴硬,不主动。不行,就掰。
逍。等你们和好了,还要面对终极挑战。
Ta最害怕的是承诺。曾经在解构爱情里提到过爱情三元素。承诺,是持续长期亲密关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承诺意味着付出和责任,满足对方的需求。在Ta眼中,承诺意味着无法“独善其身,随时抽离”。他总是把“自由独立”挂在嘴边,这是他把自己的行为和认知合理化的方式。
Ta可以是你的亲密伙伴,激情伴侣。一旦跟他谈承诺,他就开始打哈哈。案例中,M对待结婚生子这件事的态度一直很暧昧,他下意识的想要回避。这些感受慢慢积累,当另一方咄咄紧逼时,有了合适的导火索,他就会被触发。
另一个怪现象是, 即便双方的亲密关系发展的很稳定,Ta也会寻找(潜意识)各种理由破坏这种趋势。在Ta的逻辑里,一段“不那么亲密”的关系才是安全的。这样Ta才可以随时抽身而去。
跟回避型闹矛盾,应该分手还是挽回?
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这个问题的人,大多应该还在纠结,舍不得放手。
如果依恋模式是问题的主导。我建议你可以参考下面几个问题,对自己的关系做一个评估。
Ta对这段关系是否非常在乎? Ta是否意识到并承认自己的改变可以改善你们的关系?Ta是否愿意为此付诸行动?Ta是否能意识到哪些是高频的触发点?Ta的行动是否有效果?认知,态度和行动,从这三个方面来判断这段关系是否值得继续投入。大多情况下,Ta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意识的行为模式。就像案例里的M和F,两个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依恋模式,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