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表:保护视力的第一道防线(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1952年,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大会上正式通过并开始使用我国标准视力表。该表参照了《国际视力表》的1分视角、5米距等,但将视标改为中划缩短的E形。此后,国内又出现了几个版本的视力表,均是在此基础上改动的。
1955年,温州医学院缪天荣教授提出间插视力表,维持0.1及1.0不变,其间按照一定的增率插入8行视标。经过多次改进,1958年,他发表了“对数视力表”(又称“五分制视力表”),使我国视力表的研制进入世界领先的地位。该表将视力分成5个等级,采用三横划等长的正方形“E”字作为视标,共14行,经科学设计,大小增率均匀。对数远视力表,以5米为测试距离,能辨第11行为标准视力,记以5.0。
视标按几何级数增加,视力记录按算术级增减。它把国际视力表上记为1.0的正常视力记为5.0,而将视角为10分度时的视力记为4.0,其间相当于视力4.1、4.2直至4.9的图形,各比上一排形成的视角小1.259倍,而Log值为0.1。这样,视力表上不论原视力为何值,其改善程度的数值都具有同样的意义。对数视力表利用人眼生理的规律来排列视标大小和位置、以视角的对数值来记录视力,既具备视力检查的科学性,也使检查结果的记录和统计更为方便实用。这个使用“E”作为视标的视力表,也就从此成为了一代人记忆中视力表固有的模样。
1979年,全国青少年近视眼防治科研课题工作会议召开,要求今后在近视眼防治工作中,一律采用对数视力表。缪天荣当年设计的三种远视力表及E形、C形两种近视力表在我国开始推广。1980年,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的全国学生视力检测工作中,统一采用E形对数视力表,教育部门对500多所学校的25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全面测定。
由于缪氏对数视力表的优点已被国内外学者认可,1990年5月1日,卫生部批准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该视力表,并确定其为国家标准GB11533-1989。在这一版国标中,采用了改良E视标,就是今天我们熟悉的“三划等长的E字”视标,其每一笔画或空隙均为正方形的五分之一,此前应用了几十年的“国际标准视力表”就此废除。
4
视力表在不断“升级”中
相比早期人们只能通过不停试戴的“盲测法”来挑选大致合适的眼镜,视力表的发明让配镜的准确度有了巨大的进步。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视力表也暴露出局限性,如检测速度慢,且只能测屈光度数,很难查出其他视力问题,而且更依赖于验光师的水平和经验。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