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4)
2023-05-02 来源:飞速影视
蔺相如国家大义为先出动了廉颇,司马迁用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感动了我们,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成为千古佳话,也成为中国美德。
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联通中外的丝绸之路。"凿空"是司马迁为张骞独创的词语,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官方的中外交流之路,与世界联通。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通贯古今,记录了无数精彩鲜活的中国故事。
《史记》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录,《汉书》的作者班固,他对《史记》有这么一个评价"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的时代是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王朝,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实现了思想、政治、文化的统一,司马迁是站在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时代续写了多元、包容的文化和历史。
《史记》首创了民族史传,司马迁写出了一部多民族走向融合的历史,这种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 司马迁生逢其时,他不仅游历大汉的江山,而且他的父亲口传身授,他自己又转益多师,所以最终写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巨著。
千秋功过,皆在青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如同镜鉴;壮游山河,青年立志,在舜和禹身上看到美德;在越王勾践身上学到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在汨罗江畔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之畔记取项羽的英勇也反思他的败亡。山河是一部史书,壮游如同读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李陵之祸"后,司马迁忍辱负重,在逆境中奋发,是大勇。
生死抉择中,司马迁提升了他的人格,升华了他的历史观。
先生,是有大勇气的人,所以您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昔日,周文王被拘禁之时,推演《周易》;孔子在窘困之时,编著《春秋》;屈原被放逐,赋《离骚》;左丘双目失明,作《国语》;孙膑被残害,剜去髌骨,写出兵法;《诗》三百篇,多数是圣贤发愤而作;我(司马迁)横遭祸事,身躯已残,青史不可废。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著就《太史公书》。
《史记》之开篇,记载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皇帝的生平,四千多年前,炎黄合体,诸侯宾从,开创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此后,全世界华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这个名字,千年不改,万年不变。
日月永恒,这月亮照亮过多少人,人生苦短,数十个寒暑。
《太史公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史书并称为"前四史"。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