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深一度|给万米海底“把脉”(4)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从滩浅海迈向深海,结缘于一次偶然的邀约。
“一块儿去南海看看吧。”2010年,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专家田纪伟向贾永刚发出了邀请。田纪伟也是“南海立体观测网”的探路人。
从南海回来后,贾永刚开始准备申请深海领域的研究项目。一直到第三次申请的时候,答辩仍没通过。从撰写计划到项目申请成功,贾永刚用了4年的时间。
“没有项目去就‘蹭’别人的船,给别的科研团队‘打工’找灵感”。贾永刚说,虽然项目没申请下来,但是一直在坚持基础的工作。贾永刚迈向深海的决心十分坚定。
2014年,贾永刚团队获得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支持,进行海洋陆坡复杂工程地质环境的原位长期监测(水深1500米),为深海油气、水合物开发的环境地质监测提供技术支撑。这也是全国海洋工程地质领域的第一个重大仪器专项。
项目申请成功这一年,在山东大学学了四年土木工程的90后小伙子朱超祁,考入贾永刚门下,跟随贾永刚,一同向深海求学。
十余年的时间,伴着海风一晃而过。盐田过夜、拯救搁浅船、海上24小时奋战……都是贾永刚团队中年轻人难忘的记忆。
“当时真是一腔热血,不觉得苦不觉得累。”已经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骨干的团队成员文明征说,“最难忘的是雾天凌晨下船,开车回宾馆路上能见度太低,贾老师走在最前面给学生们探路的背影。”
2021年,贾永刚团队“国际首套复杂深海工程地质环境原位长期监测装备”研制成功,实现了在水下1500米连续12个月的原位监测。朱超祁构思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这个项目就像给海洋戴上了手环,可以长期连续监测它的血压和脉搏。”
一开始陪同贾永刚去南海的研究生刘晓磊,如今成了教授、博导,并获得了国家优青、山东省优青的资助,成为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朱超祁去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担任国际期刊主编。
一批批上船就晕的年轻人,在贾永刚的指导下,历练成了“老海员”,成为国家海洋工程地质领域的青年翘楚。
深耕海洋30多年的贾永刚认为,要认识海洋,更重要的是得让海洋认识你。从畏惧海洋到与海洋建立感情,这是每次新生入学,贾永刚跟学生们传授的“秘诀”。
每一个进入贾永刚门下的学生,入学就要到海上当“调查队员”,从样品处理、记录资料等一点点小事做起,慢慢熟悉设备,逐渐成长到可以独立带队出海完成科研工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