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最冷地区的雪猴通过“钓鱼”来生存从河流中捕捉活体动物(17)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2)在我们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上,几乎所有的恒星都以椭圆轨道运行,而且这些椭圆轨道非常接近圆形;
(3)此外,几乎所有的恒星都在离我们较远的星系盘上运行;在中央凸出部分或较大的球状银晕中,却很少有恒星;
(4)这些恒星中,有大约一半属于多恒星系统,另一半则与我们的太阳系类似:只存在一颗孤零零的恒星。
大质量恒星整个生命周期的示意图。最终在核心的核燃料耗尽时,会形成II型超新星。核聚变的最后阶段是典型的硅燃烧,在超新星爆发前的短暂时间内,核内会产生铁和类铁元素。如果恒星的内核质量足够大,内核坍缩时就会产生黑洞。
做一下数学计算,我们就能得出一颗恒星到达太阳一定距离内的平均时间。结果很有趣,但并不可怕。我们的太阳系已经存在了大约45亿年,每隔几十万年,就会有一颗足以影响奥尔特云的恒星靠近太阳系。最近一颗这样的恒星是舒尔茨星,在大约7万年前近距离掠过太阳系,穿过了奥尔特云。
然而,任何恒星都不太可能靠近到足以使太阳系中其他大型天体偏离轨道的程度。在地球存在的整个历史中,我们与另一颗恒星最接近的距离预计大约是500天文单位,或者说相当于太阳到冥王星距离的10倍。对于整个太阳系的历史,则
(1)出现一颗足以扰动柯伊伯带的恒星的几率约为1%;
(2)出现一颗足以扰动木星或土星的恒星的几率约为0.01%;
(3)出现一颗足够靠近地球,能对地球产生引力干扰的恒星的几率约为0.0001%,即百万分之一;
(4)出现一颗与地球发生碰撞的恒星的几率只有0.000001%,即1亿分之一。
黑洞的质量范围,包括通过引力波探测到的合并事件(蓝色)和X射线观测(洋红色)所获得的结果。绝大多数黑洞都处于20倍太阳质量以上的范围,但在低于5倍太阳质量的区间,黑洞的数量就很少。
考虑到太阳系中的行星,以及柯伊伯带似乎从诞生之初——约45亿年前——到现在都没有受到这样的扰动,这些概率值似乎还算可信。对地球最大的威胁来自一颗路过的恒星,它穿过了奥尔特云,受到扰动的彗星——潜在的行星杀手——估计需要200万年时间才会进入内太阳系。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遥远的未来,银河系中天体的“引力之舞”最终将导致恒星系统中大多数行星被抛射出去。
这张潮汐破坏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简称TDE)的示意图显示了一个巨大天体的命运,由于太接近一个黑洞,它在一维空间中被拉伸和压缩,进而被撕碎,其物质被加速,然后被交替吞噬和喷射出来。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