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本科期末、考研笔记-古代文学史跨考基础篇——宋-元(32)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被收入《永乐大典》保存了下来,故名。
● 四大南戏: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
● 高明的《琵琶记》
● 高明(1307?-1359),字则诚,浙江瑞安人。《琵琶记》作于其晚年。
● 《琵琶记》故事的演变
● 《琵琶记》中的蔡伯喈,即东汉著名学者蔡邕。
●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此剧写的是蔡伯喈和赵贞女的婚变故事,写蔡伯喈考取功名后负心弃妻。
● 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说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尽说蔡中郎。”
● 《琵琶记》对故事的改造
● 《琵琶记》保留了赵贞女的“有贞有烈”,并对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改造,成为一个”全忠全孝”的形象。
● 三不从
● 辞试,其父不从
● 辞婚,牛相不从
● 辞官,皇帝不从
● 《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 (一) 人物塑造取得较大成功。蔡伯喈优柔寡断、委曲求全,表现出了他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赵五娘善良朴素,吃苦耐劳,糟糠自咽、剪发买葬,体现了她的坚忍性格与善良品性。
● (二) 双线结构颇具特色。一条写蔡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在家中的种种苦难。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让不同的场景对比衔接,使贫富悬殊的情景形成强烈反差。
● (三) 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赵五娘一线语言本色;蔡伯喈一线辞藻华丽。语言与环境、性格、心理相协调。
● 元代散曲与诗文
● 一、散曲的体制
● 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套曲)及介于二者间的带过曲。
●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单片只曲,调短字少。
● 套数:又称“套曲”等,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 带过曲: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能超过三首,且没有尾声。它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
● 散曲不同于诗词的特点
● 1、 句式长短更自由灵活,可以增加衬字(在曲谱规定之外加添的字)。
● 2、 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
● 3、 直露明快,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