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里的长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学镜像丨文化周末(3)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与审美价值逐步确立
隋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400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加快推进民族融合的进程,他先后两次主持修筑长城,加强防御体系的建设,维护和巩固大一统局面。隋炀帝的《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开篇就以“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展现了隋代长城的雄伟壮阔,接下来的“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流露出修筑长城的使命感。可以说,尽管历代有关长城的诗歌以民本思想为出发点,对大兴武备予以谴责,但从修筑长城的初衷来说,它是防卫的重要屏障,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守护了一方安宁,见证了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融。同时,正因为有了长城的存在,战争的数量和规模都大幅减少,长城也成为和平的象征。
伴随唐代边塞诗的繁盛,长城主题诗歌不断丰富。文人强烈的反战情绪与舍身报国的家国情怀交织在一起,使得“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蓟北行》)、“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王昌龄《塞下曲》)的忠义精神与爱国情怀充溢作品间,杜牧更是以“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咏歌盛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将英勇贤德的人格精神与长城的军事功能相比拟,赋予长城内在的精神气韵。一方面,唐代诗人站在民本思想的角度,谴责大力修筑长城带来民生苦痛,如杜甫在《前出塞九首》寄寓“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的深切期盼,李白在《北风行》中更发出“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的悲慨之情;另一方面,他们对长城本身具备的军事防御价值与内在精神价值予以肯定,在“国难倚长城”(皎然《奉送袁高使君诏征赴行在,效曹刘体》)、“恩威作长城”(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唇齿赖长城”(高适《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等深情表达中,长城不仅是保卫家园的坚实屏障,更是将士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
历史演进、民族融合与人文精神的交织契合,使得长城在军事与政治意义之外,被赋予丰厚的文化与情感意蕴。不论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的荒寒,“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思念,还是“海暗云无叶,山春雪作花”(郑愔《塞外》)的浪漫,“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沙战骨拥长城”(李益《统汉峰下》)的悲壮,长城作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双重内涵得以丰富和彰显,其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与审美价值在历史的积淀中逐步确立。这种不断延续的情感与审美心理,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的外显,是诗人对中华民族安宁社会秩序的渴望与祈盼,其背后则是沉淀在精神深处的“大一统”思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