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里的长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学镜像丨文化周末(4)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所以,古代长城主题诗歌集反战情绪、思乡情感与渴望和平于一体,而这种深层的文化内涵正是源于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精神。
共居共存,彰显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历史图景
长城戍防体系在北朝至宋、辽、西夏、金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此时的长城不仅起着防御的功能,同时也关涉宋与辽、西夏、金的往来,促进文化的交流、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和解,长城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作用更为突显。
不论从社会功用、文化传承角度,还是在抒情、审美意象的承续方面,宋代文人都对长城予以关注,并通过诗词表达情感心声。苏轼《河满子》一词的上阙有:“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在苏轼心中,长城是守护家国平安的有力屏障,因而借用唐太宗任用李勣筑长城治边的典故,对四川南州太守冯当世的政治才干予以赞美,并通过“岷峨凄怆”与“江汉澄清”的对比,展现战争平息后安定美好的景象。整首词作寄寓了苏轼为家国安定贡献力量的理想与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珍惜。
沈括在《鄜延凯歌》中以“灵武西凉不用围,蕃家总待纳王师。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当时轧吃儿”,反映了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在长城周边共居共存的场景,充分展现了北宋时期多民族交融的良好局面。陆游在《古筑城曲》中以“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盛赞长城宏伟雄壮的气势,在《书愤》中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在《望海潮·献张六太尉》一词中,金代词人邓千江以“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呈现边疆的安定,最后一句“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颂扬为家国和平献身的将士。宋金文人对长城的书写数量虽不及魏晋与唐代,但却以理性与乐观的情怀赋予诗歌深厚的思想意蕴。在他们的笔下,长城不仅仅是历史遗迹,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
长城戍防体系在明清进入成熟时期,比起历代,明长城在规模上也最大。坚固的长城防御体系保障了汉、蒙古等民族的长期和平交往。长城沿线耕牧交错、多民族杂居的“板升”聚落,汉、蒙古等民族共同开设的官办贡市、关市、马市,还有民间形成的民市、月市、小市等,都是明代民族融合的缩影与见证。嘉靖年间进士石茂华的《中秋登长城关楼》,展现了当时长城内外的自然风光与各民族交往通好的情境。
清康熙之后,北方长城内外渐无军事冲突,长城内外的民族融合持续推进。乾隆皇帝在其《古长城》一诗中既盛赞“延袤古长城,东西数万里”的雄浑气象,同时也以“然今果限谁,内外一家矣”彰显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历史图景。彼时的文人群体也普遍以民族融合的视角关注长城,顾光旭的《五原》借用历史上的战略要地萧关与灵武,并以“唐宗灵武台”喻指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归顺。李重华的《过居庸》中“此去汉南皆枕席,马蹄思踏贺兰山”,以马蹄思念古战场贺兰山一喻,巧妙地呈现了边疆长治久安的和平境况。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