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巴克图:学术之都的忘却和忆起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近日,英国国家图书馆举办了“西非:字.形.声(WestAfrica:Word,Symbole,Song)”展览,向“英语区”和全世界爱好学术、关注古代文明的人们,展示了一座身处撒哈拉大漠身处、不久前刚刚从可怕战乱中摆脱出来的学术名称——马里廷巴克图富饶的文化遗产。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对欧洲以外的文明、学术给予极低的评价,比如他曾经抨击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是“对个性的疏忽和摧残”,指责这种摧残将造成“中国人极大的不道德和习惯说谎”,甚至把中国文化贬低“为世界文化中的最低级文化”,而对于在他看来更“低级”的非洲文化、学术和知识,他在《历史哲学》讲稿中给予了更低下的评价,认为非洲“并非一个历史的大陆,既未显示出变化,也未显示出发展”——很显然,如果说他斥中国文化为“最低级的文化”,那么非洲文化在他眼中,恐怕连文化都算不上吧。
曾有一位战后欧洲哲学家指出,包括赫尔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在内,一些18、19世纪欧洲哲学家对欧洲以外文化、学术和知识的“差评”,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源于他们对这些地方学术、文化和知识的充分了解和深入分析,而是建立在对其“充分不了解”和先入为主偏见基础上的错误阐发。如果说,对遥远的中国产生如此偏见和知识匮乏,尚且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将非洲也排斥在“文化”之外则更不可原谅——因为如今僻处沙漠深处的廷巴克图,曾经在整个“旧大陆”绽放出夺目的文化和学术光芒。
廷巴克图:文化的起源
廷巴克图(Timbuktu)位于北撒哈拉沙漠南缘,西非著名大河尼日尔河中游北岸,按照西非古代游牧民族浪漫的说法,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陆海”,廷巴克图便恰在这“陆海”的中央。10世纪时,这里还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不知何时,一些过路的游牧人或行商在这里开凿了一口甘泉水井,后来,一个名叫布克图的妇人移居于此,以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食宿和方便为生。由于布克图为人忠厚,经常往来于此的北非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经常和她打交道,每次南下贸易,返回时如财物过重,总会寄存在布克图这里,当他们回到北非家乡,别人问起财物,他们总会说“丁布克图”(在布克图家里),久而久之,便演变成“廷巴克图”的地名。
由于廷巴克图水草便利,交通方便,图阿雷格人开始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地经行这里。这些白皮肤的游牧人渐渐发现,有一种生意比放羊更赚钱,那就是贩盐:把北非的盐板用骆驼驮运到廷巴克图,再沿尼日尔河南下,贩运到豪萨人、富拉尼人居住区,可以卖到和黄金一样的价钱;如果再通过同样以经商著称的富拉尼人,将贩盐的收入换成当地盛产、且价格极其低廉的象牙、黄金,运回北非,再贩到西亚、欧洲,那简直是一本万利了,要知道,在豪萨-富拉尼聚居区,一磅盐板可以换一磅沙金。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