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阅读场所,当然是火车车厢(8)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虽然作为先进技术的火车是先贤们所期望的,但是这种技术的所有者也是欺辱我们的列强,在情感上当然也还有抵制。比如吴趼人的《后石头记》中,“文明境界”里的老少年对火车的按时开动,大加指责,认为是不通人性,不能按人的需求随到随走,乍看之下,还以为是某位力阻高铁的壮士自白宣言呢。按时、守时是工业文明下人们生活必备的准则,正是为了确保铁路的准时,各地之间的时钟也都统一了起来。追求进步文明的吴趼人却借老少年之口称之为“野蛮办法”,正如陈建华所说,是“仍有文化抵制心理”。陈蝶仙的《新酒痕》、孙俍工的《旅行》和冯沅君的《旅行》,分别呈现了火车在社会变化和女子解放上的象征意义。
《新酒痕》,陈蝶仙著,连载于《小说画报》,1917年。描写民初老“沪漂”赵伯人在上海没有混出名堂,乘火车回杭州“奔走救国”,以求在民初的混乱中捞取好处。列车开出,上车的有无耻吹牛的政客,冒充学生的妓女,自称辛亥功臣的混混老太婆,还有报馆编辑、商人、相士等各路人物,组成了民初社会的写实剧。插图呈现的是赵伯仁不舍得扔下两块钱新买的马桶,就搬上车厢,带回杭州老家使用。
改革开放后,不同社会群体因为经济文化上的区别开始产生隔阂,阿城小说《卧铺》中,善良淳朴、渴望文化的河南军人,读着诗集却冷漠不尊重人的女文青,热心的农村大爷,出差干部的“我”。虽然同在一个车厢,但分明是四种不能互相了解的群体,尤其是河南军人与女文青的冲突情节,更显得不同群体间的隔膜与误会在不断加大,曾经农业社会的温情,就这样消失了。
诗人于坚的散文《火车记》刻画渲染得十分精彩,真是高铁未普及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坐火车的最生动描写。购票前的慌乱,出发前父母的过度紧张,车站的混乱,上车后复杂的人际关系——无端的热情会引起猜疑,但是过分的疏离会引起众人的孤立,后果更加严重:如果有人公然无视这种安全感的保护,拒绝加入这六个人的党(指卧铺车厢里的六个人),自命清高,那么该人立即会成为公敌,被孤立起来;中午卖饭的车来了,不提醒他,由他饿着肚子呼呼大睡;有人翻他的财产,装着没看见;他上厕所,得提着财产去,没人愿意替他代眼……在一个远离同乡、熟人、同事、领导并且永不固定、永远在流动的场合,人本来可以自行其事,却发现他仍然不能放任自流,他在任何地方脱离群众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诗人所描写的人物、景物、情感都如此直接,如此真实。估计每一位有过绿皮车经验的读者都会击节赞赏,追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巨变中,红红火火的社会发展与缓慢转变的人情社会。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