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义乡鄞州》值得一生反复读!(5)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日积月累,竟有了厚厚一大本,取名《观颐录》。由于他严于律己,世人誉之为“大雅君子”。
112第一辑附记?
义人物事迹张邦奇执掌翰林院事。世宗信道,改天逸殿为永光宫,欲令大臣衣道服戴道冠,因他力谏始止。
嘉靖十八年任太子宾客,充日讲官。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学宗程朱,与王守仁私交颇深。著有《易说》《诗说》《书说》《春秋说》《释国语》《大学传》《中庸传》《甬川史说》等十余种著作。
张邦奇品行高尚,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学识渊博。他在京城为官时正逢大太监刘瑾专权,不少官员都竭尽献媚之能事,而张邦奇却不愿趋炎附势,这也是他一直难以升迁的原因,直到去世前三年才晋升为礼部尚书,不久又先后改任南京吏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
113州鄞乡义张煌言:气贯长虹的抗清英雄明朝万历四十八年,十六岁的他参加乡试骑射,三箭皆中,以文武第一名考取秀才。少年张煌言胸怀大志,誓将此身精忠报国。
当时明王朝名存实亡。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建立“大顺”政权,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清军从长城喜峰口入关后,击退李自成起义军,于1645年攻占了扬州、南京、嘉定,不久就建立了大清王朝。张煌言联络钱肃乐等明朝旧臣,与亲人诀别,随鲁王到舟山,弃笔从戎,开始了全面抗清复明的艰难历程。
几年后,张煌言转战于舟山、南田、石浦一带,并联合郑成功,开始了南征北伐。顺治十五年,郑、张最后一次率师入长江,收复镇江,紧逼南京,进驻芜湖,其间光复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深得民心,军威大振,让清廷大惊失色。但因郑成功轻敌,兵败南京,最终不得不撤离长江。张煌言失去了主力,与清军几经激战后伤亡惨重,只剩少许将士,从密蝗般围堵的清军中杀出血路,日夜兼程千里,得以活命返回抗清大本营。
这一重创,让张煌言大伤元气,很受打击。他常常在荒无人烟的象山大目洋海滩边徜徉,背负双手仰观星空,俯听潮涨汐落。但抗清复明志向依然在胸中燃烧,自己?张煌言,那里荒瘠僻远,又林木蔽日,石道纵横,正好屯?
义人物事迹田整兵,训练水师,等待时机重新北上抗清。这期间他又在宁海长街率领军队帮农民围滩涂筑海塘,发展生产,深得当地百姓拥戴。
康熙元年六月,郑成功在台湾病逝,九月,鲁王在金门去世,而张煌言在福建三都湾又出师不利,几重打击之下,他返回南田悬岙解散残兵,自己专心著述。1664年,因叛徒告密,张煌言不幸被俘。当时被关押在浙江水师提督衙门。提督张杰也是汉人,慕他大名,下令解除镣铐,不伤其一分一毫,以礼相待,以情感化,想劝其归降。审问当天,张杰亲自下堂,拱手示意,态度恭敬地对他说:“张公啊,我在这里等候多日,今天终于得以一见啊。”但张煌言连正眼也不看他,冷淡作答说:“父死我不能亲葬,国亡我不能相救,死有余辜。今天既到这里,但求速死。”张杰又苦口婆心劝降,张煌言丝毫没有降意。张杰只好把他押往杭州。当时清廷的浙江总督赵廷臣也是汉人,同样非常看重这位硬骨头英雄。赵廷臣亲临大堂,许以高官厚禄。张煌言摇摇头坚决拒绝。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赵廷臣请出已投降的张的旧将来劝说,但张煌言不为所动,昂然挺胸,拒不伏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