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义乡鄞州》值得一生反复读!(6)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张煌言誓死不降的品格让清廷下了处死他的决心。1664年10月25日,张煌言在杭州弼教坊就义。临刑时,他仪态从容,端如泰山,称只愿“坐而受刃”,拒绝跪而受戮,士可杀不可辱的豪迈气节令监斩官也动容。一代英雄引颈就义,热血洒遍弼教坊。他临终所作的绝笔诗《入武林》,字字铿锵,如热血铸成,节气浩然!“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张煌言誓死不降的英雄事迹被人们久久传颂,他出生的街巷被后人改为苍水街,位于中山广场树荫深处的那一幢重檐歇山顶式的两层建筑,因张煌言那一段壮烈瑰丽的历史,被永久地镌刻进史书。
,与钱肃乐等倡议奉鲁王朱以海为监国。后清军南下,他坚持抗清十多年,被俘后拒不投降,终遭杀害,年仅四十五岁。张煌言一生戎马倥偬,其诗文沉朴悲壮,大气慷慨,“孤忠大义,冰清玉烈”。后族裔张寿镛编纂《四明丛书·张苍水集》,一代英雄的诗文和传奇经历一起流芳世间,万古传诵。
张煌言毕生坚持抗清斗争,艰苦奋斗十九年,为保持民族气节而宁死不屈。“西泠桥边岳武穆,八盘岭下于忠肃,一片孤忠两地同,与公鼎峙成三足。”这是清后期诗人吴鼎元《南屏山谒张忠烈公墓》中的诗句。他将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列,并非仅仅因为他们墓穴相近,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共有的那一份忠诚。三百多年后我们读来,仍是凛凛有生气,令人深省,浩然之气荡漾胸间。
116第一辑?
义人物事迹全祖望:清贫无畏的史学大柱全祖望从小受祖父和父亲反清复明思想的影响,幼年起就树立了爱国爱乡的观念和学习历史的习惯。全祖望的父亲也是一个饱学之士,在父亲的教诲下,全祖望很小就能背“四书”“五经”中的句章,七八岁就能读《资治通鉴》,在宁波月湖桂井巷一带有神童之称。
有一天,全祖望的父亲带他去宁波洞桥沙港村老家走访亲戚。父子俩刚刚走进村口,正好碰到一个满头白发、长须飘拂的老人。父亲赶紧迎上去叩首招呼,然后对全祖望说:“叫太公。”原来这人正是村里的族长太公。
族长太公笑盈盈地看着他,亲切地摸摸他的头对他说:“我听说大家都夸你是小神童,小小年纪能背四书五经,还能做诗文。今天我可要出题当面考考你。你如果做不出就别想进村去。”全祖望仰头看了看他,扑闪着大眼睛说:“那我做出了可得让我过去呀!”族长太公说:“做出了不但让你过,还有奖励呢!”接着,族长太公就对他说:“你看看现在村里的面貌,作一首诗给我听听。”当时居住在沙港村的不少全氏族人以烧窑为生,全祖望见这一带窑烟袅袅,稍做沉思即脱口吟出一首诗:“一缕青烟上碧霄,月里嫦娥鬓熏焦。天将差使来相问,十八太公烧瓦窑。”族长太公听了笑呵呵地说:“果然名不虚?全祖望塑像117州鄞乡义传,聪明啊!来,吃倭豆!”随即从衣袋里摸出一把沙炒倭豆,塞到全祖望的手里。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