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法国狂欢节中的“加冕”仪式,及其特征和意义

2023-05-03 来源:飞速影视

引言


加冕礼是一种就职仪式,通过这一仪式,王位候选人加冕称王,从而拥有了新的身份和职责。而狂欢节之王则是从各大游戏社团的领导者中间选出;被选出的社团领导人通过戏仿的加冕仪式,成为新的狂欢节之王。

“加冕”狂欢中的“颠倒”特征


法国青年游戏社团“傻瓜社团”的领导人“傻妈妈”就是经过选举成为了狂欢节之王。在法国北部,狂欢节之王还有年龄上的区分:不同的年龄层选举专属各自年龄段的狂欢节之王,如“孩子之王”和“青年之王”等。
经过评选产生的“假国王”为了展示自身的权威,通常会在选举之后骑着马绕街游行示众。这种行为的典型代表者是被称为暴徒的狂欢节之王——亨利;亨利在当选节日之王后,表现出了举止行为都极尽夸张的游街行为;戴着面具的亨利骑在马上,身后是在他的命令下扮成商人、律师等不同职业的仆从;在巡视的过程中,他还不停地挥动手中的皮鞭,装作在抽打随从的样子。

中世纪法国狂欢节中的“加冕”仪式,及其特征和意义


凡此种种,皆是为了树立自身的威信,以便在狂欢节当天做一个受人敬仰、尊崇的“国王”。与真正的国王一样,狂欢节之王的人选必须是得到人们拥护和支持的人,故而纵然有人在狂欢节将自己装扮成节日之王,也没有什么意义,更不被人承认。
此外,在中世纪法兰西的愚人节中,也有将下层教士及唱诗班的男孩选为“主教”或“大主教”的庆祝方式。将教会下层神职人员或唱诗班的男孩通过神圣戏仿的形式选为“主教”或“大主教”,这虽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加冕”仪式,但却也具有加冕仪式的某些特征,因为下层教职人员被选为主教后,会头戴主教法冠,手持权杖,胸前佩戴着十字架,受到人们的拥戴。
“愚人节”为下级神职人员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即人们用开玩笑的方式对教会的神圣仪式进行模仿。最为关键的是,在此期间,正常的教会事物都被打乱了,而下级教职人员们的举动则变得疯狂,1264年法国北部城镇圣奥梅尔在割礼当天庆祝这一节日时便阐明了这一切。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