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农业农村部就2022年“三夏”生产形势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6)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第三,坚持“一早四促”,苗情转化奠定了基础。针对冬季苗情普遍偏弱,指导各地做好“一早四促”,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一早”就是要提早管理,把田间管理的时间从起身拔节期提早到返青期,比常年提早了一个月左右,主要就是打“时间差”,为苗情转化赢得主动。“四促”就是划锄增温促早发、镇压保墒促返青、增施磷肥促长根、肥水运筹促转化四条措施,对晚播弱苗进行综合施策,促进小麦长根长叶、分蘖发苗,通过春季的管理来弥补冬前的不足。
第四,落实“一喷三防”,防灾减灾夺取了丰收。针对中后期病虫和自然灾害,坚决落实“一喷三防”,确保了丰产丰收。“一喷三防”就是在小麦灌浆期将杀虫剂、杀菌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施用,实现一次喷施达到防早衰、防“干热风”、防病虫的目的,促进籽粒灌浆,这是小麦后期增粒重、提单产和防灾减灾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这也是今年小麦夺取丰收的关键一招,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水平,也提高了小麦的质量。
此外,我们也开展了播期试验,课题组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三环边上的试验田里,去年10月25日,也就是霜降期间播种的小麦,是典型的晚播弱苗,经过我们实收测产,达到每亩地822.5斤;11月16日“立冬”期间和11月26日“小雪”期间播种的小麦,是冬前没有出苗的“土里捂”,今年3月份才出苗,最后也分别打了每亩784.4斤和775.7斤。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小麦三分在种七分靠管,只要管好照样能够增产”。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刚刚潘司长多次提到了咱们去年抢墒播种,一部分苗虽然播下去了,但是冬前没有出苗“土里捂”,这样的情况有140多万亩。请问今年在收获的时候,这部分小麦情况怎么样了?谢谢。
潘文博:
谢谢你。去年冬小麦播种的时候,由于地太湿,确实有一些地方种不下去,当时真是非常着急。怎么办?面积是产量的基础,为稳住冬小麦面积,我们组织专家进行了紧急会商研判,专家通过多年试验和对今年气象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技术路径,“地不冻、只管种”。根据专家的评估,11月7日“立冬”后我们又组织河北、山西、陕西这三个受秋汛影响重的省抢播了148万亩,就是刚才说的“土里捂”的。这些小麦冬前没有出苗,开春后虽然出了,但是长势还是比较偏弱的,我们也非常担心。到底最后产量怎么样?不能让农民白忙活一场。
现在从各地实割实打的情况看,经过后期努力,各项增产稳产技术措施都发挥了作用,冬前“土里捂”没出苗的小麦,长势基本后期追回来了,到了4月7、8日的时候,有些地方你看不出来哪些是“土里捂”、“一根针”,哪些是壮苗子。我们算了一下,刚才赵老师说他们那个田块比较小,我去看过打了780多斤。河北、陕西、山西大部分能打八九百斤,还有的田块甚至超过了一千斤,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当时几个专家跟我们讲,过去农业教科书上写“冬前麦子土里捂,来年产量五百五”,就是冬前播下去不出苗,来年产量五百五。今年赵老师的实验地,780多斤。我再给你们举几个例子:山东聊城市茌平区温陈街道玉范村有1400多亩,在12月21日播种,比常年晚了两个月,冬前没有出苗,属于“土里捂”,他采取什么措施呢?采取播后镇压、施返青肥、浇返青水、“一喷三防”,后来又给加了一遍叶面肥,6月16日市农科院实割实测了1.85亩,平均亩产1266斤,这是我今年看到“土里捂”最高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