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农业农村部就2022年“三夏”生产形势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7)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小麦第一大县河南滑县有个种粮大户叫王付强,700多亩小麦,12月6日播的,也是“土里捂”的,最终亩产1153斤;山西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岭上村冬前“土里捂”的田块,最终产量985斤;河北大名县万堤镇万中村60亩地块,1月6日播的,6月18日实收亩产960斤。陕西西安市临潼区油槐街道南杨村70亩冬前“土里捂”田块,12月5日播的,实收亩产902斤。还有一些播种更晚的地块,产量也能有六七百斤。
另外,今年各地创了不少高产典型、高产纪录,媒体上也报道了很多。我给大家举例,安徽涡阳县5.52亩小麦高产田块,亩产1826.2斤,创安徽小麦高产纪录;小麦第一大省河南延津县5.15亩,亩产1814.2斤,创河南小麦高产纪录;山东莱州市10.53亩,亩产1793.2斤,创山东小麦高产纪录;河北邢台南和区50亩,亩产1727.4斤,创河北小麦高产纪录,这些是水浇地,前茬是玉米,后茬播小麦,前茬10月份前后收完玉米种小麦的地块。我再说说江苏,江苏东台市3.99亩,亩产1577.8斤,创江苏稻茬麦高产纪录;山西襄汾县5亩地,亩产1140斤,创旱地麦高产记录。这些地方常年没有任何灌溉条件,就是靠天吃饭的,叫旱地麦,1140斤。旱地麦常年也就搞的六七百斤、七八百斤就不错了。这些多点开花的高产纪录也说明今年小麦增产丰收确实是普遍的现象,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后期努力追了回来,实现了“重灾区少减产、不减产,无灾区多增产”。
在去年秋种开局不利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减产?还能创高产?这既有后期天气总体有利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到位,有力促进了小麦的稳产增产。小麦产量构成是三因素,有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这三个因素乘在一起,就算出了小麦的单产。去年播种时,我们加大了播量,提高了播种剂量,群体保住了,每亩的穗数基本是稳定的;开春后促弱转壮肥水措施跟得上,促进了小麦幼穗分化,每穗的粒数也基本稳住了;小麦灌浆期实施了“一喷三防”全覆盖,粒重明显提高,平均提高了0.45克,这是创高产的关键。谢谢。
东方卫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虽然今年的麦收赶上了一些地方突发疫情,但是小麦的跨区机收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甚至我们看到麦收的进度比常年还要快一些,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 王甲云:
感谢您对夏收工作的关注。今年“三夏”小麦机收,正值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机收开始前,大家普遍担心农机跨区转运、进村下田受阻,农机手跨区作业意愿降低,很可能导致一些地区小麦机收缺机少人,错过小麦适收期,造成粮食损失。应对疫情形势等不确定因素给小麦机收带来的风险挑战,今年我们会同相关部门,与小麦主产区一起,坚决打通跨区作业的堵点卡点,多措并举,为农机手提供服务,全力保障“三夏”小麦机收顺利进行,为夏粮由丰收在田转化为丰收在手提供了强有力的机械化支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