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意识形态概述「上」(1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其二,商业向低层次交换的蔓延有利于增加经济产出,但是会破坏社会结构,这就是统治者必须抑制商业的原因。而商业作为高层次交换所创造的财富,又让统治者离不开它。
《清明上河图》这样的作品误导了许多人对古代经济的想象。在古代,商业绝非无孔不入,而是处处碰壁。在古代经济自给自足和底层互惠交换的汪洋大海当中,“汴梁们”不过是黑夜里的点点烛光。
一、在传统社会中定位商业交换的前提是什么,是分工。
然而交换就意味着商业吗?错。现在设想,一个传统社会村社出现了分工,有一名生产麦子的农民甲,还有一位生产锄头的手艺人乙。他们会怎么交换呢?甲和乙商谈,讨价还价,最终约定十斤麦子换一把锄头?听起来很合理,然而这是我们现代人的想象,不是传统社会的现实。
事实是,作为同一个村社的成员,甲和乙之间的交换没有那么多理性的考量,单纯是一个人出粮食,另一个人出工具,有观念上的公平和对等,但没有明码标价。这种关系就叫做互惠(Reciprocity)。用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说,就像是在大学寝室里,室友彼此借衣架和帮拿外卖一样,是基于交情的对等交换,而不是讨价还价的斤斤计较。在传统社会,村社内部的交换基本都是互惠。
那么,村和村之间的交换就是商业了吗?答案是还不一定。农业社会中邻近的村落大都拥有相似的地理条件和产品,缺乏互通有无的必要。确实有交换需求的时候,也往往会通过互送礼物,相互救济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说,在传统社会,邻近村社之间的交换也基本都是互惠。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典型的商业呢?得是十里八乡这样的规模,才会有集市,有走乡串镇的行商。
然而在高层次上,商业也不是唯一的交换手段。政府主导的再分配(Redistribution)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商业往往占据的只是政府无心或者无力控制的空间。
举例来说,比较古早的理论把印加称为“社会主义帝国”,就是因为该政权几乎不用市场交换产品,基本完全倚靠村社内外的互惠,以及地区-国家层次的再分配。
一言以蔽之。在传统社会,商业或曰市场(Market)是一种远距离,高层次,活动空间狭窄的经济交换活动。
人类学家,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把社会的交换原则分为三种:互惠、再分配和市场。每个社会都把其中一个作为主要的交换原则。从19世纪开始,市场才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主导性交换原则,波兰尼把这一过程称为“大转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