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打破“巴黎女人”迷思:被凝视、被规训和被定义的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累死了,我好丑,得赶紧补个妆。”在巴黎三区的一家咖啡馆,阿丽丝·菲弗(Alice Pfeiffer)伸了个懒腰,马上付诸行动。她住在巴黎郊区,刚才来的路上,已经见缝插针,在地铁里化了点妆,并因此收获了不少鄙夷的目光。这会儿,她边擦粉边自嘲道:“在集体想象中,我作为‘巴黎女人’,应该早晨一起来,便完美无缺,绝对不会将精心打扮的过程,让大家看到。”
法国时尚记者阿丽丝·菲弗(Alice Pfeiffer)出版新书《我不是巴黎女人》,意在打破“巴黎女人”迷思。摄影师:Astrid di Crollalanza
单看履历和装扮,菲弗符合我们对“巴黎女人”或“法式风”的所有想象:她今年34岁,犹太裔,白皮肤,身材苗条,总爱穿黑色衣服;她在一个英法双语中产阶级家庭长大,曾在巴黎伦敦两地读书生活;目前,她在巴黎担任记者,负责法国文化周刊《Les Inrockuptibles》的时尚版面。不过,她对这一标签毫不认可,出版新书《我不是巴黎女人》,就意在打破“巴黎女人”迷思。
世界各地对法国评价不一,但对“巴黎女人”却有着高度共识:她从不长胖,也不会变老,且能时刻保持毫不费力的优雅和时髦。法国模特伊娜·德拉弗拉桑热 (Ines de la Fressange)、名模卡洛琳·德·麦格雷 (Caroline de Maigret) 和新晋网红珍娜·达马(Jeanne Dama)堪称“巴黎女人”里的标杆人物。她们纷纷出书创业,引领全世界的女孩们,成功活出“巴黎女人”的样子。在追随者眼中,“巴黎女人”是水中月镜中花,但在代言人这里,“巴黎女人”是营销工具,也是盈利模式。
那当我们谈论“巴黎女人”时到底在谈论什么?或者,当我们谈论“巴黎女人”时还可以谈论些什么?仔细追究起来,她们清一色异性恋、白皮肤、修长身材且出生于布尔乔亚家庭,符合并加深社会范式之下的女性形象;她们是“好品味”的代表,同巴黎各大时装屋的诉求不谋而合,或许无形间巩固了“巴黎审美至上”的现有秩序。此外,用巴黎来代指法国,背后体现的则是法国中央集权的历史和现状;而用少数“特权”女性代表法国普罗大众,实则是对拥有不同性取向、不同肤色、不同身材和不同社会阶级的“她者”的忽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