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打破“巴黎女人”迷思:被凝视、被规训和被定义的(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巴黎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变成的。菲弗表示,自己并非批评“巴黎女人”这一风尚潮流,而是希望通过《我不是巴黎女人》一书,解构“巴黎女人”,并唤起大家对这一概念背后掩盖的资本逻辑、阶级地域歧视、对多元表达的排斥以及巴黎时尚产业的长期审美主导地位等议题的思考。
光环还是紧箍咒?
法国作家让-路易·卜勒(Jean-Louis Bory)说:“‘巴黎女人’是传说中的一类生物。如同独角兽一样,没人见过她,但所有人都了解她。”
她个子修长,提着竹篮,拿着法棍,戴着方形丝巾,出门定要配上贝雷帽,露出蓬松秀发,显得慵懒自然。此外,她还会在口袋里放上一本书,萨特写的,书本大小跟口袋相配,总露出一小块边角,不经意间让旁人注意到。她时髦有个性,热爱自由,且生活中不缺情人。她的世界里,不存在工作这个词,也没有四季之别。如有人问她,成为“巴黎女人”的秘密是什么?她肯定会用漫不经心的语调回答:“所谓的巴黎女人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
“巴黎女人”风靡世界,成为法国的一张名牌。英国记者萨拉·瑞奈(Sarah Rainey)为《邮报》撰文写道:“法国女人仿佛能让我们相信,不管现实如何,她们总能活得特别精致。”关注青年文化的《Dazed中国》媒体也曾如此评价“巴黎气质”:“她们一开始就抱着一种源自骨血的自由精神,崇尚无拘无束。”
菲弗是巴黎女人,作为客体对象,不乏被凝视的切身经历;但她也是英国人,曾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性别研究,作为主体和观察者,不经意间,同样扮演了凝视并思考“巴黎女人”这一社会现象的角色。
以英吉利海峡为界,她的人生被分成三段,前15年在巴黎,后10年在伦敦,最近的10年又重在巴黎。10年前,在巴黎北站一家酒馆,菲弗的双重身份,曾经历过小小的挣扎。
那天,菲弗乘坐“欧洲之星”,从英国返回法国。她点了一大杯啤酒,喝到一半时,店员小哥以嘲弄的口气问她:“你不会再点炸薯条了吧?” 他指了指自己的腰,大笑起来,好似提醒她,摄入的卡路里都会跑到那里。她在书中写道:“在英国,大家不会根据你吃薯条、血液酒精含量和腰围尺寸判断一个人的‘女性气质’”。她刚回到法国,便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监视训诫。

专访|打破“巴黎女人”迷思:被凝视、被规训和被定义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