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文献与抽象使命——上海抽象画会五周年研讨会纪要(11)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上海新民周刊原社长、总编辑、财富堂杂志创始人、艺评家丁曦林:
首先向各位表示祝贺!抽象画会走过五年,今天有一个集体亮相,来看了以后,我觉得还是有很多新意,觉得耳目一新,也发现有蛮多的兴奋点。
我想从抽象艺术的源与流,或者作为艺术现象的一种文化角度,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这几年有两个问题,让我非常为之着迷。一是为什么有一些人在美术史上能够留下来?有的人留不下来?大浪淘沙,其中的标准,它的因素究竟是哪些构成的?这个问题让我特别入迷。二是有的艺术家作品在市场上为什么会受到资本的追逐?为什么会卖得这么好,甚至卖出天价,而且价格很坚挺。这两个问题使得我对艺术家观察的角度跟别人有点不一样。
聚焦到抽象艺术,我的想法是,最初的抽象艺术源头是什么。德民会长第一次叫我参加的会议,我刚才查了画册,文献真的最有说服力,它里面有图片记录,我哪一年哪一次参加了,图片呈现很直观。当时参加时我讲过这么一个观点:抽象绘画在艺术史上,最初是带有革命色彩的,非常前卫和新锐,也可谓是划时代的。因为抽象艺术的出现,以往欧洲的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等等,似乎都划归了“老艺术”,而新艺术,最初的抽象表现主义,在美国冉冉升起。它开创了一个时代之后,继而又有波谱,有极简主义等等都发展出来了,它一开始就带有先锋的烙印。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座的各位尊敬的艺术家,没有碰到这样的时代。说到吴大羽,70多年前就涉足抽象表现,但那是个案。抽象作为一个群体现象,我记得是在90年代出现的。那时时势造英雄,时代推出了一批人出来,其间香港张颂仁起到很大的作用,他把中国内地艺术家推向了威尼斯双年展,使得老外惊叹中国也有人在画抽象画。
同时代,我还看到了王劼音老师、查国钧老师以及周长江的抽象作品,也看到其他艺术家一些作品。慢慢地,我觉得中国产生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抽象艺术方阵和现象。
当下有一个现实处境,就是抽象绘画早已经过了“革命性”时代,早已不存在那一种你振臂一呼,就可能像闪电那样惊心动魄。现在抽象绘画成了“常态化”。常态化的抽象艺术怎么发展?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命题。我们今天看到的展览,百花齐放,语言多样,我觉得还是蛮耐看的。有不少抽象艺术家的作品我也一直跟踪的,今天看到他们作品,感到还是有新意的。
谈谈促成我观察思考的是什么东西呢?这几年我对艺术家做了不少个案的研究,我自己觉得比较有收获的,是对陈钧德的研究,他的作品里带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等等,当然也带有抽象的元素。我在研究他的时候就想,他的价值在什么地方?我怎么解读他?后来我找到一个角度——“中国表现”,在世界这么多表现主义绘画中,“中国表现”究竟在哪里?它的色彩、构图,审美意蕴等是怎么表现的?换而言之,今天我跟在座的各位聊我对抽象绘画的想法,我也想回答一个问题,“中国抽象”这个话题放在世界背景之下,它应该是怎样的一个面貌?刚才龚云表老师谈到了海派抽象,或者江南文化,这些如何在抽象艺术当中体现,我觉得非常好。因为“中国抽象”,它一定是包含江南文化的东西,带有江南文化的抽象艺术,一定也包含海派的东西。但是这种东西,不是你在绘画当中简单地生硬地加一些元素,以前我看到有些抽象表现,加了一点青铜器的元素,加了一点甲骨文象形文字的东西,也不是说不可以,可以作为尝试。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