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风沐雨: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与近代化改革(6)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欧风沐雨: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与近代化改革


早期苏丹亲兵
由于受到了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启发,马哈茂德二世同样采取了向外国学习军事经验的办法,他聘请西方国家的军事专家对新军进行指导。年,英国开始为奥斯曼帝国提供军用装备,英国工程师及工人来到奥斯曼帝国对这些设备进行安装与维修,英国还帮助帝国重新设计并建造防御工事等。先后有几批普鲁士军官到奥斯曼帝国进行指导,提供了比其他国家更好的建议和帮助,帮助马哈茂德二世组建欧式新军,马哈茂德二世还试图更换武器、军服等装备,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这些想法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马哈茂德二世时期对文官制度和政府职能的划分更加细致,出现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多个管理部门,原来主要由最高波尔特和大维齐所掌管的事务也由更为专业的政府部门所承担。这些新设立的部门有内务部和外交部,后来的财政部和司法部在这时也有了雏形。在宫廷管理和政府管理方面,马哈茂德还设立了一系列顾问委员会来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马哈茂德二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是聘请外国教师到奥斯曼帝国教授外语,同时派遣留学生直接到欧洲国家留学,这极大地加强了奥曼帝国与欧洲国家的联系。自然,其军事改革遭到保守的苏丹亲兵的反对,为彻底推进改革,马哈茂德二世决心彻底铲除这一毒瘤,经过长时间准备,1826年6月,马哈茂德二世以镇压“地方叛乱”为理由,命令苏丹禁卫军齐聚伊斯坦布尔,向他们宣布欧化改革措施,建立新式军团,此举遭到苏丹禁卫军的强烈抵制,随即发动叛乱,早有准备的马哈茂德二世在开明军官,忠于苏丹的军队和市民的支持下,血腥镇压叛乱,将参与叛乱苏丹禁卫军全部消灭或逮捕,还有两万多人被逐出伊斯坦布尔,至此,苏丹禁卫军不复存在,此事即奥斯曼帝国历史上著名的“吉祥事件”。随着禁卫军被彻底消灭,马哈茂德二世得以继续推行他的计划,使奥斯曼帝国军队现代化。
他立即用一支新的精锐部队取代了禁卫军,这支部队被称为“穆罕默德的凯旋战士”(the victory Soldiers of Muhammad),与苏丹亲兵相比,这支新式军队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兵源的改变,之前的近卫军大多是招收基督教家庭的男孩,让他们皈依伊斯兰教,从小进行军事训练,等同于苏丹的奴隶。到后来,很多基督徒为了参军拿军饷而伪装成穆斯林,造成军队人员混战,战斗力下降。新军则是效仿西方实行征兵制,从真正的穆斯林里征兵。二是镇压拜克塔什教团。近卫军士兵普遍是伊斯兰教拜克塔什教团的信徒,因为这个教团不能结婚,有利于保持军队的纪律性。马哈茂德二世废黜这一封建陋习,主张开明,三是采用欧式训练,阵法和武器装备。在建立新式军队的过程中,马哈茂德二世表现出坚决的意志和过人的毅力。他本人亲自参与军队建设中大量的筹备和执行工作,还亲自到学校、工厂、兵营、训练场、以及到前线视察部队、探望士兵,甚至还与他们一同进餐。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