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风沐雨: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与近代化改革(7)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他也是帝国几个世纪以来第一位到首都以外的地方去对军队进行视察的一位苏丹。他于年年初到西利维里去视察战争物资的水运情况和赴前线人员的情况年六月对加里波利和达达尼尔前线的工事进行视察年月在自东向西对保加利亚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视察活动中,探访了祖姆拉和在多瑙河上的港口凡尔纳、西里西特里亚示,和鲁楚克助砍等地方。在马哈茂德二世的领导之下,奥斯曼军队建设取得很大成绩。首先,他将所有的军队控制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保证了政府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和有效管理。在将作战部队重新整编后,马哈茂德二世还将其他武装力量和兵工厂、弹药和武器库等也置于他的直接控制之下。其次,他还对军队的财务系统进行改革,使之变得更为有效。另外,马哈茂德二世军队改革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建立了真正的预备役军队。除此之外,新式军队建设也催生了一些生产相关用品的工厂,如专门为新式军队生产新式服装和军帽的工厂和武器加工维修等工厂等。
整个军队建设呈现出新的气象。这些都是他在军队改革中的一些重要成就,但问题也不可避免。比如大规模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装备使帝国军队无法很快适应,有些欧洲做法对他们而言更是操之过急。这样以来,反对力量开始抬头,甚至有人不愿应征入伍和加入预备役部队。另外,这种作法还使帝国过分依赖西方的军事技术和装备。
欧式新军
然而,在欧洲列强的干预下,马哈茂德二世的改革并未取得预计成果,西欧国家不愿让奥斯曼帝国彻底解体,使得沙俄势力做大,但也不想让奥斯曼帝国通过改革彻底富强,成为西欧的威胁,维持一个羸弱但又不至于解体灭亡的奥斯曼帝国,符合西欧列强的利益,(与欧洲对待清朝的政策如出一辙)因此,西欧列强积极扶植奥斯曼帝国境内的民族分离势力,阻挠改革,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欧洲列强通过各种方式支援希腊独立,甚至直接派出军队作战,许多刚刚组建的新军还未进行训练,就投入希腊战场,最终一败涂地,1827年,英国、法国及俄国的联合海军于纳瓦里诺海战(Battle of Navarino)击败奥斯曼帝国和埃及、乃至突尼斯的海军。在此后的1832年7月,奥斯曼帝国签订君士坦丁堡条约,承认希腊的独立地位。旷日持久的希腊独立战争,奥斯曼帝国付出惨重代价,一无所获,希腊独立战争也成为奥斯曼帝国开始解体的重要标志。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