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信念光辉照亮他的一生(14)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意识的国家之间,要“从异中求同”;对社会制度或历史遭遇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应“求大同、存小异”;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违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行为,则应“求同抑异”;而在中美建交中则采取“求同立异”的做法。这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求同存异方法,反映出周恩来解决国际关系问题的高度政治智慧,其实践活动是非常丰富的。1957年4月,他在一次讲话中,讲到了求同存异的理论根据。他说:根据毛主席的《矛盾论》的分析,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所有的问题都有同有异,所以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提出了“求同存异”这样的方针。对资本主义国家是如此,对兄弟国家的某些问题也是如此,也需要“求同存异”。有一位外国朋友曾在“寻找共同立场和结合的纽带”这一意义上提出“周恩来主义”的概念。这一概念虽然不准确,但却突出地反映了周恩来“求同存异”的思想方法。
周恩来在一生的各种实践中,高度坚持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
一方面,周恩来认为,我们的工作,“一切从原则出发”,“在原则性问题上我们是不让的、决不让的。”原则的坚定性,要求人们在重大问题上站稳立场。周恩来在领导工作中强调领导者首要的问题就是立场,要求共产党人“要有坚持原则精神”,而采取的工作方法也首先是“在斗争中审查理论原理和原则”。在党的工作中,他“要求有高度党性,反对政治空气稀薄”,摒除庸俗空气。在社会生活中,他认为“必须要有明确的态度。首先要分清敌友”,“立场不同,态度也就不同”,而“真正的中间态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在革命实践中,他提倡“过政治关”,确立无产阶级“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在组织生活中,他号召坚守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工作原则,走群众路线。尤其重要的是,在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中,他一贯重申,“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强调外交人员的纪律性、政策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恩来正是在原则的坚定性上把共产党人的形象展现给人民大众、把新中国的形象展现给国际社会的。一位澳大利亚著名学者曾这样赞赏周恩来的原则性:“周恩来相信世界主义,但他决不是拿外表形式来代替实质内容。他擅长做协调工作,但这决不意味着他缺乏基本立场。他从毛主席那里,从马克思主义、从自己的经验里,学到了他一直遵循的原则,尽管他不是总谈论这些。”这一评价是确切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