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维诺|青州佛教造像的艺术成就(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在青州兴国寺故址也采集到北朝石造像近四十件;在惠民县出土十七件石造像,有东魏天平、武定和齐天保、武平等铭记,其风格与特征和龙兴寺造像相近;在博兴县张官村龙华寺旧址亦有石刻出土,青石像施彩绘,白玉石像_上饰金。佛、菩萨多为立像,佛高肉髻或螺髻,细眉长眼薄唇短颈,身体平直。着通肩衣、袒右或褒衣博带,衣纹疏朗而流畅,手作施无畏、与愿印。另外诸城市出土的石造像残体也超过三百件。较早的为北魏晚期,佛像除少数着通肩大衣,一般为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裙下摆作密褶外展;东魏时期造像着褒衣博带,上身不刻衣纹腹下衣纹偏右下垂,下摆外展。菩萨宽披帛沿胸侧下垂在腹下交叉或穿环,裙多密褶;北齐至北周初普遍流行圆领下垂右领襟敷搭左肩佛衣腹下衣纹居中下垂。坐佛裙裾垂座前,菩萨有的佩复杂的项饰,有的饰穗状璎珞,披帛变窄沿体侧下垂这时衣着单薄贴体,多施彩绘。
这与北齐时其他地区造像的敷搭双肩下垂式衣裙有一定差异。有的内着几层衣衫,领、带装饰多样化,衣带系花结垂胸前,同时衣纹多不刻画而通体施彩绘。此外,在广饶、高青和无棣,也有北朝造像发现。略计这一地区先后出土造像近千件。这些遗物为了解当地佛教雕塑的发展及其特色,提供了重要实物。

金维诺|青州佛教造像的艺术成就


青州龙兴寺出土的造像碑很多,有的很大。造像碑高的达305厘米,小的仅50厘米左右,由北魏晚期至北齐形成系列这对于研究当地造像碑的发展和形制的变革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其中最具地区特色而又富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是带翔龙嘉莲的背屏式造像碑。背屏顶部多为飞天托塔,塔为覆钵式;个别为翔龙。两侧飞天或作六身,或作四身。飞天面清秀,袒上身佩项圈,下着长裙,折腰弯腿。帔帛裙裾随风飘扬。飞天或手擎摩尼珠、托钵或手捧果盘,或双手捧莲花,或手持乐器:背屏上还有彩绘及阴线刻出的火焰纹和莲花。下部为主体造像,有的为一尊有的为三尊或五尊。主尊多为释迦或弥勒佛内着僧衹支,外披褒衣博带式袈裟,头后莲瓣项光。佛像面部贴金,朱唇,红色袈裟,项光、背光皆彩绘。左右胁侍菩萨,亦有项光,中为莲瓣装饰,戴冠,宝缯上扬,额前多梳圆形发饰,发自肩部垂至臂侧。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