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愈师陆文静:抚慰他人温暖自己丨新行当里闯荡新人生①(2)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家里没有人从事音乐专业,但妈妈却特别爱唱歌。耳濡目染,陆文静在5岁时开始学钢琴,每天按着自己节奏练一会儿,心情好就弹上一小时。后来,又喜欢上了吉他,看着教程一点点自学,久而久之也就会了。直至2008年她考取上海音乐学院后才发现,相比身边同学每天机械式练乐器,自己简直是“自由随性”。恰是这份自由随性,让她始终对音乐保持兴趣,坚持了下来。
大家扎堆选择声乐、作曲专业,她却对“音乐治疗”感兴趣,“从来没有听说过,心想音乐怎么就能治疗了?”彼时,专业课老师告诉她:“音乐治疗不是弹弹琴唱唱歌,是系统科学的干预过程,更是用音乐给予心灵力量。”
老师的这句话一下子很难悟透,“在玩音乐中传递快乐”,是她最直接的认知。
大一时,她来到某医院的“癌症俱乐部”实习。活动很简单,学生们弹琴、老人们唱歌。中途有老人提出想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钢琴声响起的那一刻,老人们齐声高唱,仿佛回到了曾经肩并肩的奋斗日子。记忆里的甜感染了陆文静,结束时老人们拉着她的手不放,“化疗太痛苦了,我们想留住当下的美好。”
做选择是因为兴趣,能坚持也是如此。当时,对于音乐治疗,缺乏专门的资格认证,更别提清晰的职业道路。刚毕业那会,进社区、企业或医疗机构提供音乐疗愈的服务机会较少,她过着“有一单接一单”的日子。没有市场的日子里,她也曾尝试转型,合伙开过音乐早教公司,但始终觉得心里的“能量场”找不到落脚处。
如今,音乐疗愈被更多人接受,她于2020年考取了同专业的首个硕士班,重回“正轨”。“学一些更深入的方法,让工作更有科学依据。”
乐器歌单都得“定制”
音乐治疗是门“技术活”,乐器歌单都得“定制”。
这些年,陆文静摸索出了不少方法。最初,她采用聆听式治疗,通过播放、演奏音乐舒缓情绪。后来接触的人群更广,针对健康人群舒缓压力,她创造性地推出了即兴治疗,通过自由演奏释放情绪。
鼓,是她最常用的乐器。
从非洲鼓、邦戈鼓,到手鼓、海洋鼓,每次出门都要带上一大箱。她研究发现,打鼓时,充满撞击感的声音能刺激人的神经,从而变得兴奋。而打鼓相对入门容易,演奏更方便。鼓还能延伸不同的打法:打中间位置声音浑厚,人自然而然就能打出节奏,满足感油然而生;而敲击鼓边声音会十分清脆,往往带来意外之喜,从而赋予新鲜感。
起初给白领上课时,她会拿着一个铃鼓,敲出节奏,请大家随着鼓点接力做自我介绍,却经常碰上“冷场”。于是她干脆让大家直接挑选自己喜欢的鼓,随意玩起来,现场很快便热了。大家熟了之后,就会引入“大合奏”环节,自由发挥,大声小声交错,心中烦闷也很快被“敲”走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